KOL話你知香港樓市大冧、很多人蝕錢賣樓 但冇講「蝕即是賺」
撰文:湯文亮
出版:更新:
每日報紙都會大肆報道賣樓蝕錢的個案,不少KOL趁機話有咁多人蝕錢賣樓,證明他們話樓市大冧的預測是準確的,而政府亦確認,樓市比最高峰時下跌了17%。不過壞事亦即是好事,如果不是KOL大力話樓市大冧,樓價只是跌了17%,香港政府未必會減辣,以及合資格專才不需預繳專才稅,當經濟環境轉好,辣招稅更不會撤。換句話說,影響香港經濟以及樓市的辣招稅是永遠存在,今次真係多謝KOL唱淡樓市。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最近蝕錢賣樓的人都沒有怪責政府點解唔撤辣,令他們可以賣到好價,甚至不用蝕錢,更甚者話好彩當日將資金買樓,就算蝕都蝕得開心。
蝕錢賣樓大多數不是賣走唯一自住單位
現在蝕錢賣樓的人大多數不是賣走唯一的自住單位,而是有多個物業,買樓只是他們投資方法,如果他們不買樓,就會買股票或者債券,最多買勞力士,現在就難講,當時一定唔會將資金做年利率1%都唔夠的定期存款,股票或者債券差不多是必然選擇,一定唔會買虛幣,否則輸咗都畀晒話抵死。
原來債券同股票都差唔多,堅如瑞信、恆大都可以接近清零,股票唔見一半比比皆是,而唔見一半的大多數是藍籌股票,二線、三線可能只得十分一,勞力士都要輸40%,講來講去,買樓雖然輸,但仍然跑贏大市。不過,KOL是不會將這些事實話畀大家知,只會講很多人要蝕錢賣樓,但冇講跑贏其他投資,蝕即是賺。
湯文亮表示,KOL是不會將事實話畀大家知,只會講很多人要蝕錢賣樓,但冇講跑贏其他投資,蝕即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