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星洲|陳家強籲港推動多元產業發展 吸引外資人才需好in好玩
本港連續三年錄得大額財赤,須把債務上限加至7,000億元,政府稱舉債是為投資未來,明言「先立後破」,以改革創新引領未來,加速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港「莫財」之際,臨近的新加坡庫房則「水浸」,更大派錢給市民及增加醫療補助。
雖然兩地財政及稅收架構有很大區別,但當中還有不少香港可借鑒的地方。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表示,新加坡擁有多元化產業,在推動先進科技創新的研發和應用方面,特別在長期規劃和執行能力表現出色,值得香港借鏡學習,例如成功舉辦全球大型創科活動、吸引海外企業及學術研究專才。
本港金融業也需多元化
陳家強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香港過往產業主要為金融,較為單一,在目前地緣政治及內地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金融市場面臨挑戰,有需要去發展多元化產業。而環顧國際市場,新加坡在推動發展多元化產業方面,值得香港去參考學習。當地過往多年一直強調發展多元產業,除了金融,還有高新科技、生物科技及石油等產業,政府並透過資源投放去支持這些不同行業發展。
陳家強又表示,香港除了可以推動多元化產業,其實金融業本身也是需要多元化發展。除了股市,香港也可以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債券方面,發展更多,當中在互聯互通機制下的ETF,投資範圍可由現時以本港上市的股票指數基金為主,擴闊至追踪環球上市的股票指數基金,以滿足內地投資者對財富管理產品的要求。而在債市方面,建議可以增加更多衍生對沖工具,來提升交易活躍性。
與此同時,陳家強表示,也希望透過中國內地政府的支持,吸引更多國企來港進行金融活動,包括上市及融資活動、國際資金往來、資產管理投資。
認同政府在節流提的舉措
對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何評價,他稱,對預算案表示支持,認同政府在管理開支方面提出的舉措,在未來幾年需要加大力度執行繼續有效控制開支。他認為,落實發展河套和北部都會區將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加強與大灣區地區的合作及科技交流。另外,他樂見政府致力發展人工智能以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多元產業發展,相信此舉將有助促進數字銀行的人工智能發展及科技創新。
內地提倡「新質生產力」,官方定義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陳家強認為,新質生產力包含推動創科發展,而香港在此方面其實也可以參與,「(HK) has a role to play」,例如香港的大學可以作為研發基地。
陳家強目前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及院長資深顧問,他表示,香港的大學有優秀的科研人才,只是需要與產業結合,而大灣區就有完整的創科產業鏈,可以兩者有所合作,香港可以主力從事創科產業的研究及開發(R & D )工作。香港較內地更容易吸引海外科研人才,故此相信能夠有誘因令大灣區產業尋覓合作。
他指出,香港並不缺乏地方發展創科,但會需要更多相關方面的人才,建議可以透過大學招生入手,做好國際網路,招募更多國際學生及人才。
本港應同時提升與國際市場的連結
陳家強並分享,近期有海外朋友因公事到北京開會,向他感覺中國情況不錯,沒有想像中那麼差,「seeing as believing,對一個地方改觀,需要親身去到這個地方 。」
他表示,西方媒體近年常「唱衰」香港,影響外界對香港的觀感,建議可以學習新加坡,透過舉辦各類大型活動,來吸引國際訪客,「 set the vibe」(有氣氛),因即使要吸引他們來港投資,也「首先需要鍾意呢個地方。」
新加坡去年獲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巡演東南亞區獨家演出後,《聯合早報》日前道,該國或已再奪另一天后Lady Gaga演唱會的東南亞獨家主辦權,意味新加坡在舉報盛世活動方面已連贏兩仗。陳家強認為,香港也需要透過舉辦各類大型活動,令人感覺香港「好in、好玩」,並可以實現「work and life balance 」,才能吸引人才及資金來港。
他又指出,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城市及金融中心,除了具備背靠中國優勢外,也應同時提升與國際市場的連結。目前地緣政治是香港面對的最大挑戰,美國聯邦退休基金將不再投資港股,但這並不等同香港不具備吸引力。在吸引人才方面,其實香港本身屬於宜家城市,有山有水,交通也方便,本身就有優勢。
深化東盟關係「有心不怕遲」
而事實上,為了應對地緣政治及中美貿易戰等挑戰,港府近年也積極擴展「朋友圈」,希望提升與東盟及中東的連結,被問及相較新加坡,會否來得較遲,陳家強就表示,「有心不怕遲」,與中東連結要加強,但坦言無法完全取代美國,因香港能夠吸引兩者的資金額會有較大差異。反而與東盟的關係,可以更加深化。
他表示,香港在提升與東盟連結方面的優勢,可以「自己創造」,包括吸引更多東南亞人才來港,這方面可以透過大學招生入手,吸引其來港讀書進修,從而認識香港,並配合多元化產業發展,吸引其畢業後留港發展,令香港人口結構也能夠更多元化。
陳家強現時擔任虛擬銀行WeLab Bank主席,對於反向東盟市場機遇方面,他表示,港企在拓展東盟市場方面,其實具備優勢,因香港品牌一向具備口碑,以WeLab為例,作為港企需符合香港監管要求,能夠令人感覺企業素質優秀。WeLab 在拓展印尼及泰國市場方面,均以尋覓當地合作夥伴方式來進行。作為中小企,透過合作夥伴模式,能夠更快更容易適應當地營商環境及法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