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功效|護心防癌早或晚吃最好?進食5招要細嚼!錯1步功效大減

撰文:鄒家鳳
出版:更新:

蘋果,高纖低卡,降膽固醇防便秘,好處多籮籮,但如何進食功效最好?有日本網站提出:早上吃一個蘋果,或是晚上吃一個能攝取最多營養、發揮最大效用,還請來營養師為大家找出答案。

一日一蘋果,究竟這一個蘋果應早上吃、或是晚上吃最好?(envato)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這一個蘋果應該早上吃、下午吃,還是晚上吃最好?日本網站Hint-Pot便訪問了營養師兼前家政老師Wakan Ayumi,應該什麼時間吃蘋果,關鍵在於它的營養成分。

蘋果營養|豐富抗氧化物 抗炎助防癌

蘋果含有豐富的多酚化合物花青素,抗氧化力強,助抗炎抗癌。其他抗氧化物還有槲皮素、兒茶素和綠原酸,可有效抵抗自由基,降低慢性病風險。維他命C、A、K、B及礦物質鉀、鈣等,能提升免疫力、護眼強骨、促新陳代謝,而它的膳食纖維尤其果膠,具幫助消化、預防便秘、降膽固醇等功效。

蘋果功效|減肥強心臟6好處 1食法抗氧化增5倍!紅或青蘋果更好?

蘋果6大功效

蘋果功效1:減肥

蘋果的高纖維可減緩消化,增強飽腹感。此外,蘋果屬低GI食物,據一項長達24年的研究,對象為133,468名男性和女性,發現吃蘋果後的血糖升幅較低,可能減少飢餓感,體重增加也最少。蘋果水分也高,佔整體85%,富含水分的食物通常會導致卡路里攝入量減少。

蘋果功效2:預防便秘

槲皮素是類黃酮之一,類黃酮亦即抗氧化劑,而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預防便秘。

蘋果中的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有助預防便秘。(設計圖片)

蘋果功效3:降膽固醇

類黃酮對降低身體中的「壞」膽固醇產生適度的影響。

蘋果功效4:預防慢性疾病

果膠在結腸中與益生菌結合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在預防慢性疾病(包括某些癌症和腸道疾病)中有正面作用。

蘋果功效5:保護心臟

蘋果皮也是非常有益,其中的植物化學物質,與果膠纖維結合後,有助預防自由基損傷心臟和血管,加強心臟健康。

蘋果功效6:降糖尿病風險

曾有長達9年的流行病學研究,追蹤38,000名女性,發現食用蘋果有助減低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每天吃一個或多個蘋果的人與不吃蘋果的人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28%。

每天吃一個或多個蘋果的人與不吃蘋果的人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28%。(pexels-pixabay)

營養師Ayumi認為,想獲得蘋果最大程度的營養價值,最好早上吃。

原因是蘋果含豐富的果糖,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其他類型的葡萄糖慢,可持續為身體提供能量,延長飽腹感,因而建議早上吃蘋果,為美好的一天揭開序幕。

吃蘋果4個最佳時間

早上空肚吃蘋果,可延長飽腹感、助改善便秘。(unsplash)

1 早餐:早上吃蘋果除了可延長飽腹感,提供能量外,空腹吃蘋果亦有助改善便秘。

2 餐前30分鐘:蘋果也可選擇在餐前30分鐘吃,可避免進食過多,適合維持體重的人。

3 兩餐之間:兩餐正餐之間吃個蘋果作為小點,有助穩定血糖,防過度飢餓。

4 運動後:運動後吃蘋果可迅速恢復體力,為身體補充能量和水分。

蘋果功效|早上吃比晚上吃好?

營養師Ayumi不建議蘋果晚上吃,因晚上活動量較日間低,未必能完全耗盡蘋果提供的能量,糖分有機會積存體內,轉化為脂肪。而且睡前吃蘋果還會增加胃部負擔,影響睡眠質素。

蘋果功效|健脾開胃止咳潤肺 抗癌蔬果第1位!避免1吃法功效大減

蘋果功效|1日1蘋果 1類人應慎吃

日本厚生勞動省建議每天吃約200克水果,約相等於一個蘋果(可吃部分約212克),熱量約是112千卡,屬低熱量。但由於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碳水化合物,血糖病患者宜適量食用。

吃蘋果不要去皮?

蘋果去皮吃,會浪費很多營養。

有些人會喜歡把蘋果去皮才吃,因纖維粗影響口感,或是有農藥殘留。不過,這樣吃實在太浪費,蘋果皮含大量營養素,如多酚、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和維他命C等,而大部分的抗癌物質都藏在蘋果皮與皮下,若去皮食用,功效會大大降低。而且食用時,還要好好咀嚼,以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鹽水浸蘋果 防氧化變黑係錯?

蘋果切開後,很多人會把它浸鹽水防果肉變黑,但同時會令營養流失。(iStock)

若蘋果連皮吃,擔心有農藥殘留,食用前應徹底清洗,或用蔬菜和水果專用的洗潔精等。

不過,蘋果切開後,容易氧化變色,很多人會把它浸泡鹽水防變黑,但亦會令當中的維他命C、鉀及水溶性纖維等流失,口感風味亦會變差。因此,不能浸泡太久,切開了的蘋果要盡快食用。蘋果營養|蘋果長時間浸鹽水2壞處 揀香甜多汁蘋果3招教分公乸

吃蘋果5貼士:

1 早上吃
2 一日一個
3 連皮食
4 要細嚼
5 切開後,忌浸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