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萬mAh大電池 超強AI執相外 2025值得關注的手機技術還有這些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逐漸成熟,製造商們在尋找新的技術突破。

2025年,智能手機領域預計將見證幾項重要技術創新。

手機新技術,你最期待哪項?

+29

1. 矽碳電池

矽碳電池(中關村在線提供)

矽碳電池作為備受矚目的新技術,相比傳統的石墨電池,它能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從而同時兼顧輕薄手感與長時間續航。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廠商開始陸續佈局矽碳電池,6500mAh、7000mAh大容量電池的手機也越來越常見。例如榮耀的青海湖電池憑藉多孔碳骨架和納米矽原位氣相沉積技術的應用,能夠在相同的體積或重量下儲存更多的電能。

不僅如此,矽碳電池還具備快速充電和更長使用壽命等優點。這些特性為移動設備的設計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相信2025年會有更多手機採用矽碳電池,期待電池容量上萬mAh的那天。

2.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中關村在線提供)

2025年的旗艦手機將迎來攝影技術的革命性變化。特別是長焦鏡頭的進步,再搭配上AI能力,將提供前所未有的拍攝體驗。

如今主打長焦體驗的旗艦也在增加,這些手機不僅在硬件層面保持了較高的水準,更重要的是通過軟件算法的創新,成功彌補了長焦拍攝中硬件的侷限性,無論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普通用戶,都能從中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和便利。

同時,三星也在開發更大光圈的長焦鏡頭。旨在改善低光環境下的拍攝效果,特別是在人像模式下拍出專業級照片。

就筆者看來,計算攝影將成為2025年的影像技術發展關鍵驅動力之一。AI技術和深度學習的進步將繼續推動計算攝影的發展,幫助手機更快地處理複雜的圖像數據,實現更自然的顏色還原、更細膩的背景虛化以及更好的低光性能,閉眼修復、路人消除、反光消除等類似的AI功能也能大幅提升拍攝的「容錯率」,方便攝影小白更好出片。

此外,國內廠商與蔡司、徠卡等專業影像品牌的持續合作,預計會帶來更為專業的色彩調校和技術應用,構建獨特的影調風格,進一步提升手機攝影的專業性和用戶體驗。

延伸閱讀:小米/OPPO/vivo/Huawei國產旗艦手機年後對決 拍攝效能值得期待(點擊連結看全文)

+7

3. AI硬件

AI硬件(中關村在線提供)

AI硬件是2025年智能手機進步的關鍵驅動力。新一代處理器不僅提供了更強的計算能力,也集成了針對人工智能優化的硬件模塊。

這意味着AI算法可以在本地高效運行,無需依賴雲端服務器。這大大提升了響應速度和數據隱私保護,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和服務。

通過內置的神經引擎,處理器能夠即時分析圖像、語音和其他傳感器數據。開發者可以利用強大的算力創造出更多創新的應用程序,豐富用戶的智能化生活體驗。

4. 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中關村在線提供)

在衛星通信技術的加持下,智能手機能夠在缺乏地面蜂窩網絡覆蓋的情況下,直接與衛星連接以進行語音通話、發送短信或數據傳輸,極大地增強了應急通信能力,擴大了通信服務的地理範圍,並為偏遠地區、海洋和空中等特殊環境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手段。

2024年,華為推出了支持衛星尋呼功能的Mate70系列手機,以及首款三網衛星通信的Mate X6典藏版。聯發科也展示了其Pre-6G NTN衛星寬帶技術和5G-Advanced衛星測試晶片,衛星通信技術也逐漸成為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

展望2025年,衛星通信技術有望在成本降低和服務提升方面實現進一步突破。更低的成本將使得這項技術能夠普及至更廣泛的用戶群體,讓一些非旗艦機型也能暢享衛星通信的便利。此外,隨着更多類型的智能設備集成衛星通信功能,一個更加完整的生態系統正在形成,期待衛星通信在未來的通信領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5. 總結

智能手機早已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幫助我們更好地記錄、溝通和享受每一天。我們有理由相信,2025年的智能手機技術將繼續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提供更貼心的服務,讓我們共同期待。

延伸閱讀:外媒評選2024年最佳中端手機 國產Redmi、HONOR、Huawei都上榜(點擊連結看全文)

+10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