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mping露營|新手稱難頂卻上癮 逃離城市獲自由順便讓孩子放電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從去年到今年,「露營熱」持續高燒不退。2020年被稱為中國的露營元年,2021年,露營更是進入了2.0時代。小紅書上關於露營的筆記超過25萬篇,抖音和b站上充滿了露營的美麗視頻,根據天貓統計,露營用品的消費連續2年均保持在2倍的增速。
露營究竟好玩在哪裡?為什麼一夜之間,大家都去露營了?露營裝備鄙視鏈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採訪了幾位正在玩露營的人,他們中有新手初哥,也有資深玩家,還有來自「精緻露營」的起源地日本、精通日式露營的達人,他們各自聊了自己對當下這股熱門風潮的看法。
撰文:余璇 編輯:石鳴(一条)

「露營最大的快樂是讓人回歸到網絡時代之前,那種夜不閉戶,自給自足,享受自然的生活,帶給人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用來對抗在大城市生活的焦慮。」

「很多時候生活方式必須來源於生活本身,不用跟風,也不用比來比去,熱愛生活、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露營2.0時代來了

露營的都市人:花錢買罪受?

40歲的Bobo皮膚黝黑,身材健美,看起來只有30歲。她是小紅書上情感和時尚類目的博主,合夥經營著一家設計公司。2019年的冬天,她第一次在菲律賓的一家野奢酒店體驗到了露營,正好和老公孩子在那邊玩衝浪,「就想體驗一下住帳篷的感覺」。

按圖看看Bobo露營的點滴▼▼▼

+2

那次的感受並沒有很美好,Bobo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蟲好多」。其實她住的帳篷離真正的露營還有很大距離,帳篷不是直接扎在地面上,而是固定在一塊防潮的木地板上,帳篷裡的住宿設施也都不需要自己帶,由酒店提供,夏天還有降溫設備。

但是「蟲子真的很多,能聽得見蟲叫,早上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被陽光照醒」,住完之後Bobo的結論是:「如果是睡覺很輕的人,其實不適合露營。」

Bobo自嘲是一個離不開自來水、電和Wi-Fi的享樂型都市人,「偽戶外愛好者」,所以她露營到第三次才終於買了自己的帳篷。第一次,她白天在草地上體驗了一下烤烤火、唱唱歌、喝喝酒,晚上就回酒店睡了。第二次,她蹭了朋友一家的帳篷睡,結果自己兒子睡覺磨牙,影響別人休息,搞得她很尷尬。等到終於有了自己的帳篷之後,她不斷發現自己離「露營及格」還有很大距離:

她圖方便帶的一次性餐具,被批評為「又醜又不環保」。飯不夠好吃,她想叫外賣,又被一頓鄙視。天氣太熱了,兒子像一條小狗一樣跟在她身後哀求:「媽媽能不能帶我回去?我想吹空調。」她不能忍受這麼熱還沒有澡洗,想去附近的酒店開個房間洗澡,這種「浪費」連她老公都看不下去了,制止了她的「形式主義」。

但即便是她的老公,最初也不能忍受露營時間超過兩天。「我說我們開車到這裡要三個小時,搭個帳篷一個半小時​​,拆帳篷一個小時,回去還要再開三小時,為什麼不能多住兩天?他說昨天晚上睡充氣床墊硌得腰疼,想要回去了。」

相關圖輯:露營達人評9類人不適合露營 去camp想休息、沒有這種知識勿跟風▼▼▼

+6

Bobo在小紅書上發露營筆記,發現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是:怎麼上廁所?去哪裡洗澡?蚊蟲叮咬怎麼辦?「大家不會問你吃什麼之類的,因為你從照片上就能看到我們在吃什麼。」

為了舒適露營,Bobo的老公專門花錢購買了一個預測天氣的APP服務,一個星期收費20元人民幣,拿出去「炫耀」,別人都很羨慕:啊喲這個很貴的,我們都沒捨得買。「結果根本沒有用,因為在野外,天氣變化太快了。」

Bobo碰到過好幾次極端天氣。一次在盛夏,體感44度,所有的小孩都跳進了河裡。一次在海邊,遭遇了10級大風。朋友的帳篷凌晨4:00被吹飛,Bobo的天幕也被吹走,掛到了樹上。

但是露營這個東西很怪。Bobo形容像「上癮一樣」,「露營一時爽,一直露營一直爽」。她的一個女性朋友,第一次跟她露營的時候屬於「癱瘓型玩家」,一直躺在椅子上,別人喝手沖咖啡,她叫外送,結果後來買帳篷、買各種,天天催Bobo ,「她說我都把裝備湊齊了,你們怎麼還不出去?」

另一個朋友是律師,也是跟著Bobo體驗了一次以後感覺爆好,因為遲遲約不到其他朋友家庭一起,決定自己一家出發,結果累得半死。「他說我再也不想玩了,我退群了,你們下次見不到我了。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滿血復活,問我們什麼時候一起出去露營。」

2021年跨年夜,Bobo一家是在露營帳篷裡度過的。當時在浙江安吉,零下8度,前一天晚上還下了雪,Bobo套了兩層睡袋,再蓋一層鵝絨被,還在地墊上貼滿了暖寶寶。

「四下無人,滿天的星空,支起篝火,烤烤火,跟家人無所顧忌地在一起,小朋友能夠脫離數碼產品,能夠接觸大自然,玩一些我們小時候玩的東西,我覺得這個就是露營最吸引我的地方。」

「疫情改變生活」之精緻露營

5月下旬,露營最好的季節馬上就要過去了,我們在一家新開的露天咖啡館裡見到了Vivan和她的老公張先生。這個咖啡館是他倆的興趣投入,90%的佈置都和露營有關。

院子外面停著一輛復古的T1麵包車,非常吸睛,院子裡支著一頂大白熊的mini帳篷,靠牆的角落裡,有一個小號的天幕,下面能坐10個人。院子中間是露營時最常用的木質蛋捲桌,桌上放著一個便攜式的蜘蛛爐,一套戶外的咖啡手沖器具。

按圖了解Vivan和張先生如何實踐精緻露營▼▼▼

+3

我們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品嚐張先生的「專屬手沖」,每次露營的時候,他最愛給大家沖沖咖啡。「我們開這個咖啡館,就是希望大家都來感受露營,所以用戶外的杯子來裝咖啡,比如snow peak的鈦杯,還有kupilka的芬蘭木杯。」張先生說。

疫情之前,Vivan一家最愛的選擇是境外遊,去日本最多。疫情之後,沒法出國了,他們就跟著資深的玩家朋友一起去露營。「每天生活在城市裡面,節奏非常快,感覺像在一個石頭森林裡,你透不過氣來,還是有一顆想要往外跑的心。」Vivan說。

Bobo也坦承,跨年夜那麼冷,還非要出去露營,也是為了一種體驗,「往年我們都要出國去跨年的」,目的地往往是比較溫暖的海島。現在出不了國了,就想別的辦法,總之要「出去」,不想宅在家裡「悶得慌」。

在這個時候,露營這個選項,除了面對大自然的各種挑戰難以適應這個劣勢之外,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自由」。

「說走就走,不像酒店,熱門的可能沒房間,訂不到,或者旅遊景點,節假日期間就是人多。」露營去的都是荒郊野外,四下無人,戴口罩的限制也就沒有了。

Vivan一家特別喜歡去探索和開發新的露營地,山上、梯田、濕地、農場等等,往浙江的山裡走,「越往深處走,風景越好」。或者往南,去海邊,他們曾經開車去到福建霞浦,單程車程10個小時。

有時候也會去市區裡的公園,去之前打電話問清楚場地可不可以扎帳篷。甚至就在自己的小區裡扎個帳篷,小朋友下課了都可以進去玩。「我們不喜歡去營地,國內的營地目前都還不太成熟,我們不喜歡好多帳篷擠在一起的那種感覺。」

都是玩精緻露營(Glamping),Vivan把自己的玩法定義為「主題露營」。她是美食工作者,非常講究吃,出去露營的時候也不例外。2021年春節,她和朋友去海島露營,出發前就想好了,過年最重要的是團聚,要吃熱氣騰騰的台式滷肉飯。除此之外,她還準備了一大鍋盆菜,呼應過節的氣氛。

春天的時候去安吉露營,主題就是「筍」,新鮮採摘的春筍,下到鍋裡煮,只加鹽。去福建霞浦的時候,主題自然成了海鮮。五一的時候他們也出去露營了,這次定的主題是上海美食,吃的是蔥烤大排面,還在露營地直接和麵粉揉麵,做了老上海蔥油餅。

晚飯的時候,Vivan一定會安排一道湯。野外的晚上都偏涼,「涼意出來的時候,喝一碗湯,會特別地落胃(吃得舒服)。」

相關圖輯:Glamping|新界6個豪華露營最平人均$180 大天窗露營車打卡觀星▼▼▼

+15

對於露營來說,夜晚的一個特色項目就是燃起一堆篝火。但這個火最好不要直接在地上燒,會破壞植被和土壤,需要有一個焚火台。

篝火燒一會兒之後,Vivan和朋友們就會炭烤一些食物。「這個時候可能比較晚了,小朋友們都進帳篷睡覺了,然後我們大人的生活就開始了,世界變得安靜了,篝火在劈劈啪啪地燒,食物的香味冒出來,星星在天空閃爍,那種氣氛和狀態是很迷人的。」Vivan說。

露營如果是在野地,一般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更沒有Wi-Fi。互聯網消失之後,人和人的距離反而被拉近了。這個時候朋友之間聊會兒天,也許會說出在城市裡從未有機會說的話。

「中國人的社交基本都是發生在飯桌上的,但是到了戶外,你會發現很不一樣。在飯桌上,就算是朋友,你還是會拘謹的。在戶外的時候,大家都很放鬆,很自在,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露營帶來的這種狀態幾乎是不可替代的。」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露營這麼累這麼麻煩,卻還是吸引人想要一次次去的原因。」張先生說。

露營的另一個吸引點是親子。Vivan一家在露營季幾乎每週都出去,但是絕不會選擇自己走,而一定要和朋友家一起,每個家庭都有小孩,露營成了集體遛娃的一種方式。

「大部分人周六週日帶娃都是選擇去遊樂場,孩子很開心,但父母就只能在外面看著,什麼事情也幹不了。反過來,如果帶孩子去逛街,去咖啡店,去大人們喜歡的地方,孩子又很無聊。」

「但在露營的時候,只要你去的地方相對安全,孩子和孩子就玩在一起了,你不用去管他們,也不會有任何危險。我們會以為露營就是喝個咖啡,睡個覺,吃個燒烤,但實際上,還有不少比較溫和的戶外運動可以和露營結合:徒步、溯溪、槳板、飛盤、沙灘排球等等。露營的時候,我們大人交了朋友,小孩子們也交了朋友。」甚至於說,小孩子比大人玩得還開心。

相關圖輯:7大交通方便免費營地 鶴藪近溪流涼爽、大網仔觀星BBQ都得▼▼▼

+11

每次露營,Vivan他們會分工,比如誰負責搭建帳篷,誰負責做菜,張先生因為是學藝術的,就帶著小朋友們寫生。

Vivan最擅長花藝甜點,她會帶著小孩子們去採可食用的鮮花,採來之後用這些植物做一盤早餐沙拉,或者做一個鮮花棒棒糖。上次去福建海邊露營,他們放了煙火。這在上海市區是不允許的,大家看到非常激動。

「現在帶著孩子,我就不願意再去住什麼五星級酒店,去玩什麼景點,這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了。出去就是希望接觸大自然。」

張先生也發現,之前去日本玩,因為內容是以購物為主,小孩並不熱衷,反倒是露營以來,孩子們一直念念不忘什麼時候能再去。

露營這件事,「大人有大人的樂趣在,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樂趣。」他坦言自己之所以對露營這麼熱衷,也是因為「帶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露營解決了這個問題」。

Bobo也提到,露營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另一種氣氛。「每次出去,我老公會跟我兒子說,我們兩個是男子漢,我們應該把重活給幹了,這樣引導之後,孩子才會覺得我是需要幹活的,不是說媽媽你就應該洗碗的。」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家人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然後形成這樣一個氣氛:世界是平等的。但是你住酒店的話,這些是很難實現的,因為酒店什麼都有了。」

所有人都在吐槽裝備黨

在Vivan的咖啡館裡,我們看到了一些很貴的露營裝備:一個snow peak的鈦杯,300ml容量的售價約300元人民幣一個。芬蘭的木杯kupilka,是用松木和樹脂合成壓制出來的,正常售價為180元左右,一個托盤130元,如果是姆明限量版,價格大概是200多。一把不起眼的露營帆布折疊椅,價格2000元。

「我們其實不是裝備黨。買這些東西,可能跟我們從事設計類工作有關。功能之外,我們也比較注重品質感和美觀。」張先生說。

碳化松果是b站上的小有名氣的露營up主,一個月露營兩次。「一開始嘗試露營的時候,也會覺得這些東西特別貴。2018、2019年的時候你跟我說一個椅子要八九百塊,打死我也不會買。但後面一步步需求上來了以後,你會覺得500再往上100、200,哪怕800也是可以的。這就是一個設計、品牌的需求了。」

按圖了解露營達人碳化松果、山本和Jeffery的露營裝備與方式▼▼▼

+11

露營是一種國外舶來的生活方式,最受追捧的也是一些起源於北歐、日本的品牌。疫情期間,因為供應鏈的原因,國外品牌一度斷貨,然而露營經濟又同期在國內興起,造就了淘寶上的很多坑。張先生告訴我們,很多裝備「價格其實有很大的水分,有的時候淘寶搜出來的推薦,可能也不是最適合你的東西,反而是那些銷量很好的東西。」

像上文提到的snow peak的杯子,450ml的灰色鈦杯的價格是炒得最兇的,一個約700元。如果是和line friends合作的限量版,大概要2000元。碳化松果有2頂《搖曳露營》動畫片裡的帳篷,當時買的時候才3000多,現在已經漲到了6000多,有不少人來私信問他能不能賣,甚至直接開出高價。

Bobo在小紅書上力勸自己的粉絲購買裝備時千萬要保持冷靜,「可以先體驗一下,不要第一次就把裝備搞得很全」。原因很簡單,這麼多裝備,買的時候價格不菲不說,買來了還得有地方放。

Bobo家裡是專門開闢了地下室的一部分空間來放這些東西。「我那個帳篷就要60幾斤,天冷的時候,要有暖爐、焚火台,還得買木柴、柴油。然後各種各樣的東西,椅子、桌子、充氣床墊,有的人還會帶個行軍床,如果你是一個公寓,真的是比較佔地方。」

日本人山本,用日式的方式解決了裝備的問題。

他1988年出生,已經在上海工作了十年,是一家租車公司的老闆,也是snow peak的黑卡會員。「一次性消費100萬日元(約7萬港元),才可以獲得這樣一張黑卡。」

Snow peak號稱「露營界的愛馬仕」。山本告訴我們,即便在日本,這也是一個針對有錢人的品牌,「日本人的平均工資都在300-500萬日元(約21-35萬港元)一年,snow peak定位自己的客戶群是年收入在1000萬日元(約70萬港元)以上,相當於中國的年薪百萬。這種人如果去外面參加各種相親,都是備受歡迎。用中國話來說,這些人是真正的『氪金玩家』。」

山本對snow peak是真喜歡。他19歲就愛上了這個品牌,十幾年來,他在日本、中國的家中和公司裡,陸陸續續都購置了不少snow peak的裝備,「我是通過累計消費獲得黑卡的,前前後後大概花了有100萬人民幣。」形成對比的是,他頭上一頂棒球帽,戴了十幾年沒有換,都快洗得發白了。

身為日本人,他身體力行地在生活中奉行斷捨離。他給我們展示了自己的衣櫃,寬度不到一米的櫃子,一半以上都是空空如也,真的就是無印良品雜誌上印的家居圖片的那種狀態。看著我們一臉詫異,山本聳聳肩,「因為我不需要那麼多衣服啊」。

因為喜歡snow peak,又要斷捨離,他就悄悄地把家裡的桌椅、爐灶、鍋碗瓢盆一步步都換成露營裝備。「所以我是真的『搬家式露營』,如果我去露營,家裡就空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露營,我老婆和孩子在家只好把報紙鋪在地上吃飯。」

精緻露營(Glamping)發源於日本。但山本告訴我們,日本人露營的時候對裝備並沒有那麼講究。「一般露營的時候,直接拿家裡的高壓鍋出去也是可以的,根本不用說專業不專業。」

相關圖輯:專家教執齊呢5件即可試露營 一物品多人忽略▼▼▼

+2

在山本小時候,露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學會有夏令營,爸爸媽媽也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家庭露營。「最簡單的one day camp,就是去小區旁邊的公園,紮營,BBQ。烤完的炭,就直接丟到河裡,因為可以淨化水質。」

和國內不同,日本人很愛在夏天露營,會去山裡,用溪水冰鎮啤酒和西瓜。或者去海邊,去曬太陽。「我們很享受汗淋水珠的狀態,被曬黑的膚色也很健康美。」

露營的時候,日本人基本不會帶電子設備,孩子們則會玩一些比較傳統的遊戲:打年糕,打西瓜,吃流面,漫無目的地跑來跑去,以及幫忙做飯。

「作為一個地震多發的島國民族,露營等各種野外生存的技巧,從父親那一輩就很注重教給孩子們。甚至於工作中遇到的前輩,他也會說,你來我家BBQ,和我的家人孩子一起去露營,算是一種對你的愛和肯定。」山本說。

很多看到山本朋友圈美圖的中國爸爸媽媽,問的都是,我到了營地,能不能躺平休息?山本攤開手表示沒可能。「日本人在家庭露營的時候,往往是爸爸們管孩子,由此可以展現出爸爸的魅力。但是在中國營地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在吼孩子,教育孩子:繩子小心一點,那邊不要去啊。」

我們問山本對Glamping(精緻露營)的理解,他說這個詞在日本以前是沒有的,只有露營,camping。在他的意識中,Glamping是有商業的推動在其中,比如一些日本的小眾設計品牌,做的戶外產品貴得離譜,「一個杯子賣4500元人民幣,日本人都不會買」。但這些日本的品牌,卻在被中國人搶購,「我覺得大部分後面應該已經是瞄準了中國市場。」

張先生感嘆,其實很多中國品牌已經做得很好,不用盲目追求日本或者北歐的牌子。每個牌子的設計,其實都是考慮到了本國地理氣候的國情,有的時候照搬到中國來不一定合適。

比如著名的瑞典帳篷品牌大白熊,「它其實是為他們那種極寒的天氣考慮的,保溫性特別好,但是對於中國南方而言,可能並不適合,很容易造成帳篷裡面特別潮濕特別熱。」

他和朋友家一起出去露營,用了大白熊的人「每天早上是熱得從裡面爬出來的」,「感覺像蒸小籠包一樣」。

相關圖輯:網民數7大露營驚險事 野豬夜襲兼偷食、突遇10級怪風帳篷吹落海▼▼▼

+4

他們自己最常用的一頂帳篷並不是進口品牌,而是國產品牌,「這個牌子的品質好到連日本人、韓國人都很喜歡用,材料和設計都很專業,價格比日本和北歐的那些牌子要低一些。」

山本露營時的一個愛好是混搭,把大創超市10元一個的不銹鋼盤子和「露營界的愛馬仕」snow peak放在一起。他向我們展示了他露營時這種混搭的照片,「我覺得沒有任何不妥,但是卻被一些中國朋友深深地鄙視。」

與此同時,他也不太看得懂為什麼他有朋友願意買8000元一把的露營椅子,卻只是在露營的時候擺拍各種照片、修圖、發朋友圈,而不是自己帶著滿身汗水坐上去、享受人生。

露營2.0時代:走,到大自然中去

哈佛大學的生態學權威愛德華威爾遜教授曾經提出一個觀點:人天生具有一種親生物性,所以人類會對動物、森林和海洋有某種親近感。這也許就是露營能夠流行的心理學基礎。

露營達人胡小飛說,今天的露營已經進入了2.0時代。「傳統的露營的意義在於挑戰自我,不斷攀登高峰,而2.0時代的露營,更多的是綁定消費升級這種概念,大家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Bobo在咖啡館後面弄了一塊場地,佈置了一片帳篷區域。巨大的天幕、白色的春帳,還有各種露營風格的裝飾,非常具有波西米亞風情。對於那些對露營感興趣,但又沒有機會真的去野外露營的人,可以預約到這裡來體驗、打卡,預約名額非常搶手,「800元的雙人下午茶套餐,可以在帳篷里呆一下午」。

相關圖輯:香港人露營7大膠人膠事 瞓覺個營要上鎖、青山發射站紮營超癲▼▼▼

+10

山本非常看好中國的露營市場。他提到,因為日本土地是私有的,不少露營的玩家甚至會採用「買山」的方法來玩露營。他自己就在看冰庫縣和奈良縣的山,準備買一座。

「我覺得以後作為一個生意模式的話,是可觀的。現在中國人到日本『爆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一個很大的生意,就是在日本做露營市場。」

Jeffery是老露營玩家,今年剛30歲,玩戶外已近10年。兩年前,他開始創業,做了一家露營俱樂部,帶領一幫人去周邊露營。「露營有門檻嗎?有。就跟旅遊一樣,你決定好出發了,就已經克服了最大的困難。」

他的俱樂部裡有人坐公交車去露營,背著包拎著帳篷。還有一個日本人DJ,用裝備黨的標準來評判可說是「裝備很差」,都是家裡日常的東西帶過來用,但永遠收拾得井井有條。露營的時候,媽媽做飯,爸爸彈琴,孩子在外面玩,從來不搞什麼很漂亮的擺拍,「就是享受生活本身」。「露營的本質是住宿,它就是需要你短時間內在野外過一夜。」

他前段時間和一個在大白熊公司裡工作了20多年的丹麥人聊天,對方很不理解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扎堆露營」:到一個草坪上,圈一塊地,很多帳篷一字排開。Jeffery開玩笑說,因為我們是小農經濟,所以喜歡「扎堆」。

Jeffery最看重的營地特徵是「不可替代的景觀」。「你露營是為了什麼?是去享受無可取代的美景,而你為此犧牲了住宿的很多便利條件。那麼最重要的是我在天與地之間,享受了生活本身。」

怎麼玩露營,Vivan在跟日本朋友取經,「他們的露營文化至少領先我們十年」。上次她和山本一起露營,對方扛了一個西瓜過去,幾家人一起玩日本的傳統夏日遊戲項目——打西瓜。大人小孩蒙著眼睛,手裡拿著竹竿去打西瓜。等到西瓜真的被敲開了,便一擁而上,搶著吃,嘻嘻哈哈非常快樂。

「露營它就是顛覆普通生活的一個體驗,如果都已經出門了,你還是很懶惰,只想『葛優躺』,刷手機,很不願意去做一些事情,它就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樂趣。」

相關圖輯:Glamping|8間內地頂級帳篷酒店 豪華露營與雪山草原大海對望▼▼▼

+6
+5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