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不洗水樽比廁所板更多菌!專家:細菌容易引起肺炎、血液感染

撰文:夏子婷
出版:更新:

時下社會都追求環保,不少人都OL女生開始自備水樽,但是大家多久洗一次水樽呢?相信不少人都未必養成天天清洗水樽的習慣。美國曾經有研究指出,假若我們沒有把水樽清洗乾淨的話,其含菌量可以比廁所板更高!當中的細菌更包括可以引致皮膚感染和肺炎的革蘭氏陽性球菌(Gram Positive Cocci),大家絕對不能忽視清洗水樽的重要性。

7日不洗水樽 容易引起肺炎和血液感染

美國健身網站Treadmill Reviews曾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針對四款常見水樽類型進行,一共測試了了十二個吸管型、擰蓋型、滑蓋型和按壓出水型的水樽,研究人員讓運動員使用水樽一星期,並測試一星期內不清洗水樽情況下其含菌量。

7日不洗水樽 容易引起肺炎和血液感染(treadmillreviews.net 網站)

結果發現,十二款水樽平均驗出超過每平方厘米30萬(CFU)的含菌量,亦超出兒童玩具及廁所板。根據美國國家基金衞生會報,一般廁所板的含菌量是3,200菌落成單位(CFU),比較下比起水樽的含菌量足足少97倍。

十二款水樽平均驗出超過每平方厘米30萬(CFU)的含菌量,亦超出兒童玩具及廁所板(treadmillreviews.net 網站)

吸管型水樽含菌量最低!這款竟然是最高

四款常見水樽類型中,滑蓋型水樽的含菌量最為高!當中的細菌包括可以引致皮膚感染和肺炎的革蘭氏陽性球菌(Gram Positive Cocci);而吸管型水樽含菌量最低,只有每平方厘米25.4CFU ,當中亦無發現有害的細菌,因此研究人員都建議大家可採用吸管型水樽,可通過吸管飲用水份,從而減少口部接觸令細菌滋生。

滑蓋型水樽的含菌量最為高!(treadmillreviews.net 網站)

至於擰蓋型及按壓出水型的水樽,兩者的含菌量都較為接近,擰蓋型水樽每平方厘米15萬CFU,後者則每平方厘米16萬CFU,當中所含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可引起肺炎和血液感染等疾病,甚至可以抵抗抗生素。

擰蓋型及按壓出水型的水樽,兩者的含菌量都較為接近(treadmillreviews.net 網站)

專家授正確清洗水樽法 用清水洗就夠乾淨?

台灣長庚毒物科譚敦慈護理師(Youtube@GTV八大電視 截圖)

1. 用中性洗潔劑

在清洗水樽方面具學問,假若沒有正確清潔猶如白費力氣。台灣長庚毒物科譚敦慈護理師曾於節目《健康NO.1》中親授正確清洗水樽的方法,她表示根據水樽材質清洗的方法都不同,可利用細刷頭把難以清洗的茶垢、咖啡垢輕輕擦拭,再加入小量的中性洗潔劑。

用中性洗潔劑(Youtube@GTV八大電視 截圖)

2. 筷子包著小紗布

她提醒所用的刷具必須深入水樽內部,確保每一個都刷到之外,水樽的樽蓋都不能忽視。若果樽蓋可拆除的話就拆除,不能拆除的話建議大家可以用一個筷子,再拿筷子包著小紗布清洗樽蓋細縫位。

筷子包著小紗布(Youtube@GTV八大電視 截圖)

3. 不鏽鋼杯使用後立刻清洗

護理師再三叮囑不鏽鋼杯或真空燜燒罐,使用後立刻清洗,且燜燒罐蓋一定要拆除下來清洗,即使不能拆除都盡量刷一下,不然會容易滋生到細菌。此外,水樽的樽蓋內側若是塑膠材質,熱水不可裝滿,要記得距離樽口大概3公分,亦要避免搖晃。由於搖晃時熱水會接觸到塑膠材質,從而容易令塑膠材質加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