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商業新聞獎|香港01贏六獎 貓狗肉、紅山半島、臨約減辣奪金
第八屆恒生大學商業新聞獎,今日(4月18日)舉行頒獎禮。《香港01》奪得三金三銀,共六項大獎。
其中偵查組的〈走私貓狗肉調查〉,奪得「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影像及聲音組)」金獎,〈黑雨揭發獨立屋大範圍僭建〉奪得「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金獎,財經組的〈臨約減辣條款〉,奪得「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 (文字組)」金獎;偵查組的〈JPEX涉嫌詐騙案調查〉、〈名人祝福「加持」投資騙局〉、〈廣州直擊「秦始皇」買樓變租樓樓盤〉,分別在「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文字組)」、「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獲得銀獎。
本屆商業新聞獎共設九大範疇、超過30個獎項,涵蓋商業及金融新聞等各個領域,收到超過500份參賽作品,數量為歷屆之冠。6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評審,就參賽作品的新聞價值、影響力、原創性、獨家性、報道質素、報道及寫作技巧、分析能力及視覺表達等多方面評審準則,選出得獎報道。
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金獎
記者:李穎霖
攝影:黃浩謙、周智堅、岑卓熹、彭志行、馬楚烽、王海圖
剪接:黃偉麟
香港立法禁食貓狗肉逾70年,但去年有人以「M」和「G」作代號,從內地走私已煮熟的貓狗肉到港,更在持牌新鮮糧食店出售。
《香港01》放蛇取得有關可疑肉類,交由實驗室檢驗,並證實是貓肉和狗肉。食環署證實,曾收到兩宗關於涉事店舖賣狗肉的投訴,但因巡查時無發現而不了了之,並沒有轉交漁護署及其他執法部門跟進。至報道刊出當日,執法部門作出聯合行動,並於涉事店舖搜出貓肉,店舖持牌人事後被控告及被定罪。
記者李穎霖表示,跟進時花了不少心力於計劃放蛇行動,以及引證出售的可疑肉類為貓狗肉上。記者放蛇時見到涉事地舖隨手在凍櫃中取出貓狗肉,至今仍對其明目張膽的行為感到匪夷所思,查詢事件後一個月不同的部門都無積極行動,直至報道出街當日才檢獲貓肉,亦令人感憤怒。她感謝大眾對事件的關注,希望以此為契機,令大眾一同加強監察社會及政府部門。
獎項評審、am730社長盧覺麟表示,這個偵查報道由放蛇到化驗求證,一步步抽絲剝繭,加上影響震撼,資料全面,頗能吸引觀眾看下去,一同發掘真相。
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金獎
黑雨揭發獨立屋大範圍僭建 航拍圖則逐點分析
記者:李穎霖、梁祖饒、周偉強、勞顯亮、香港01突發組、香港01影片組
世紀黑雨後,紅山半島、清水灣獨立屋山泥傾瀉,意外揭發大範圍霸地、僭建、挖地。《香港01》透過航拍、圖則分析僭建詳情,追查背後屋主。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明,要找出業主、負責工程的專業人士、協助買賣的人等,再依法檢控。
《香港01》偵查組總採訪主任周偉強說,紅山半島發生山泥傾瀉後,主要涉事的數間大屋部份業主拒絕政府人員入內調查,記者透過公開資料核實到,有業主出任公職、亦有公營機構的高層及投行高層等,並透過分折屋宇署的核準圖則,為讀者透視僭建及霸佔政府土地的嚴重程度。
記者亦用了很多高解像的航拍照片及剖面圖,為讀者立體呈現事件的嚴重程度, 記者亦比較了2012年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僭建大宅、九龍塘「唐宮」的地基,突顯紅山半島的危險程度。記者及後再揭發屯門蟠龍半島等地,亦有類似的大型僭建個案,顯示出問題多年來被忽視。
代表領獎的記者勞顯亮說,這個報道歸功於所有在黑色暴雨中採訪的前線和後勤同事,特別是到紅山半島等地拍攝山泥傾瀉的突發和攝影同事。他亦感謝上司,傳承十多年調查報道的經驗、技巧和鍥而不捨的精神。
獎項評審、報業公會主席郭艷明表示,一場黑雨,除引致多處地點山泥傾瀉,亦揭發不少獨立屋長期僭建、挖地庫,傳媒就最嚴重的紅山半島情況進行連串採訪。《香港01》透過航拍、圖則分析僭建,追查屋主背景之餘,更發現地政總署繪製的地圖,原來超出涉事獨立屋所霸的官地邊界,令人關注地政處是否早已知悉霸地事宜。記者搜集資料詳盡,表達條理清晰,是一篇具質素的報道。
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文字組)金獎
臨約減辣條款|律師稱有糾紛或無案例可從 地監局:行徑不妥當
記者:黃祐樺
2023年全年樓市低迷,當時市場憧憬新一份《施政報告》有樓市減辣、撤辣措施出台。中原地產就二手買賣提供減辣、撤辣「買賣備忘錄」(備忘錄),列明若無公布減辣、撤辣,該交易臨約可毀及退還訂金,買賣雙方各不追究。
該備忘錄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聲音反應兩極。其中地監局亦認為此行徑不妥當,容易引起法律爭拗。有法律界人士指該類備忘錄屬新鮮事,若出現糾紛亦未必有案例參考。
不過有學者認為該類備忘錄屬「一個想買樓,一個想賣樓」各取所需。而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則表示,備忘錄主要是滿足買家以及業主對於憧憬撤辣、減辣要求,過往亦曾出現類似的附加條款。
獲獎記者黃祐樺說,作為一個記者,可以獲獎、得到大眾認同固然令人高興,不過最值得開心的是,可以通過今次報道,帶出該類買賣備忘錄的注意事項,從而令準買家避免入市陷阱減少金錢損失,最終能夠達到幫助大眾對社會事件有更深入理解,這比獲獎更有成就感 。
獎項評審、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說,報道主題極具時效性,揭露了比較「冷門」卻十分「貼地」的議題,提供不同持分者的意見,給讀者思考的餘地。
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文字組)銀獎
記者:勞顯亮
JPEX詐騙案,9月13日由證監會點名警告而引爆,特別指出網絡紅人(KOL)、場外找換店(OTC)配合虛假宣傳。到9月18日警方拉網,以涉嫌詐騙拘捕四男兩女,包括經營找換店的KOL林作、陳怡,不排除更多人被捕,首日就公布涉款高達10億元。
證監會最初拒絕公布正在申請牌照的名單,但《香港01》發現有十多間交易所,亦不同字眼明示或暗示正在申請香港牌照,證監會最終轉軚公布。《香港01》發布多篇偵查報道,包括多過查冊揭發JPEX的人頭帳戶,以及不同苦主的訪問,多間場外找換店的做法的幕後金主等。記者結合十年採訪加密貨幣騙案的經驗,分析JPEX事件始末。
獲獎記者勞顯亮感謝所有前線採訪突發、港聞和攝影同事,以及參與報道的偵查組同事。他說早已與同事留意加密貨幣平台的發牌死線,潛伏在各大「炒幣」群組做搜集資料,拍攝街頭廣告相片,並做好查冊、放蛇等工作,當時已有零星苦主出現,但證據不足以刊出調查報道。想不到證監會提前「動手」,在忙於處理黑色暴雨新聞之際,通宵完成撰稿,之後刊出多篇跟進報道。
其中一篇參賽報道,揭示出證監會面對傳媒的解釋荒謬,亦發現證監會與警方執法時間的落差,令部份涉案的場外交易所負責人,有幾日時間離開香港。
案件另一個關注點,是「幣圈」一直用名車名錶來吹噓可以一夜致富,勞顯亮說,當時蔡玉玲案2023年6月5日終極勝訴後,記者已恢復車牌查冊,9月JPEX報道中亦以此揭發,「幣圈」超級跑車車主另有其人,成為調查報道的重要一環。但運輸署今年1月8日突然收緊車牌查冊,變成記者需要披露大量新聞材料,由運輸署署長逐一審批,但1截至4月12日,一共13宗新聞用途查冊申請,7宗已撤回,6宗正在處理。換言之,原本五分鐘內可以完成的查冊,變成三個多月仍未有結果,JPEX這一系列的報道,放在今時今日或者未能做到這麼詳細。
獎項評審、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文教授表示,此篇報道的調查範圍涉及多個國家,難度極高,而且費時耗力。但記者為了尋找真相,鍥而不捨,並在獲得的眾多資訊中抽絲剝繭,找出其中的疑點,充分體現了調查記者永不放棄的精神。
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銀獎
名人祝福「加持」投資騙局 羅家英、韓馬利認有拍片:不認識此人
記者:李穎霖、梁祖饒
攝影:周智堅、王海圖 剪接:蕭堃桁
冒認金融界名人開設網上群組的騙案並非新鮮事,但《香港01》發現騙徒又有新手法,找來羅家英、韓馬利、李國麟等演員拍攝專屬的祝福影片,恭賀「新書」發布,為網上俱樂部群組加持背書,有苦主因此受騙,轉賬數萬元至炒股平台後,無法提取款項。假人、假書、假網站、假平台,但有真明星拍片祝賀,讓苦主放下戒心。
這類名人拍攝的祝福影片有錢就買到,內地有專營平台,不少香港影星亦有拍攝。羅家英回應事件,承認是經理人安排而「照稿讀」,「我唔知本書講咩,我唔識呢個人」,認為自己也是被利用的受害者。
記者李穎霖表示,早有聽聞過名人收錢拍攝祝福影片,本以為只是個大家付費「買開心」、皆大歡喜的產業,不料後來慢慢變質,更成為騙徒「搭棚」的手段。她希望報道可以將騙徒的新手法呈現於大眾眼前之餘,亦可令大眾反思一句聽上去無傷大雅的祝福,在背後盛載了什麼意義,是否正式「代言」、拍攝廣告就等於毫無責任。她感謝攝影同事的努力外,亦感謝剪片同事所投放的心血,製作出生動有趣的影片報道。
獎項評審、港燈公共事務總經理楊玉珍表示,這是一篇十分認真及有深度的調查報道,揭發新興騙局,有警惕作用。採訪團隊成功訪問多名有關人士,多角度全方位剖析事件來龍去脈,被訪者以第一身分享在事件中的參與,增加報道的可信性,也令讀者觀眾容易掌握。報道獲獎,實至名歸。
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獎 (影像及聲音組)銀獎
廣州直擊「秦始皇」買樓變租樓樓盤 中介推香港借財仔「買」公寓
記者:李穎霖
攝影:楊凱力 剪接:蕭堃桁
「大灣區睇樓團」在通關後愈辦愈多,前亞視藝人、「秦始皇」劉永聲稱,跟團去廣州買樓,落訂後才知單位無產權,簽的只是40年的租約。
《香港01》記者到廣州直擊,發現部份售樓中心職員要在記者反覆提問下,才會說明公寓的產權問題,更教人在香港「借財仔」個人貸款買樓。另外,有銷售員形容這些無產權公寓的前景樂觀,租戶在未來甚至可以分到業權,或涉誤導消費者。
記者李穎霖表示,放蛇時發現部份內地中介需要消費者「打爛沙盤問到篤」,才會說明買賣的詳情資料。內地和香港的法律不同,希望報道可令有意北上置業的港人有所警剔,在簽署文件或付款前,先了解及諮詢法律意見。她亦感謝攝影、剪片同事的努力,將報道化成令讀者容易消化的影片。
獎項評審、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報道以引人入勝的開頭吸引讀者,內容客觀詳實且深入淺出,豐富的資訊增加可信度,具有報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