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能焦慮症|你在追求完美還是只在逃避?不過放自己再叻也沒用

撰文:馬來西亞東方網
出版:更新:

到了晚上、周末,你是否仍放不下手邊的工作?即使身體感到疲憊不堪,但只要停下休息,腦中就會浮現負面念頭,開始焦慮起來?

焦慮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但隨着現代生活節奏加速、壓力增大,許多人縱使看起來過着成功、完好的生活,在人群背後卻也有着焦慮傾向。因此,在近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人開始談論「高功能焦慮症」(High-Functioning Anxiety)這一現象。

高功能焦慮症,在現階段未被公認為一種心理疾病,因此沒有太多臨床資料和研究資料,也缺乏一個官方定義。一般來說,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雖然有着不太健康的焦慮跡象,但仍能維持日常生活、與人社交,也很可能在工作上擁有良好表現。

既然高功能焦慮症不是一個疾病,我們是否應該認真視之?馬來西亞社區心理治療中心 Thrive Well 臨床心理師蕭怡庭認為,這絕對不是小題大做、無病呻吟,確實有很多人遇到這方面的困擾。「基本上,不管你有甚麼情緒,我們都會鼓勵你認真對待,不應該忽略它。」

相關文章:在公司種香蕉!內地職場掀起「禁止蕉綠」風潮 頂肚外更另有意思

+6

作息不受影響就不算病

蕭怡庭表示,焦慮本身是一個正常情緒,銀包不見、看恐怖電影,我們都會感到焦慮。但是,當焦慮情緒已經影響了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讓他沒辦法好好出門社交、好好工作等等,這種情況就會被視為一種疾病,需要接受治療。「以強迫症患者為例,焦慮情緒讓他們一直重複做同樣的事情,以致沒辦法集中精神做好該做的事,影響日常作息。」

而所謂的「高功能」,即指還能維持正常表現,日常作息不受干擾,甚至在外人看來,他們還很可能都是高成就者、成功人士等等。

「不是所有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都會演變成一個病症,但若你沒有好好處理,調適自己的焦慮水準,進而影響自己的『功能性』,那它有可能會惡化成一個疾病。」

相關文章:過勞|從心跳、呼吸4狀況判斷 4大客觀條件中一樣已代表你很累

+22

高功能焦慮症是一把雙刃劍

蕭怡庭指出,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其焦慮來源於害怕失敗、害怕犯錯,而這變相地會成為一股動力,讓他們準時赴約、積極做事。焦慮情緒對這些人來說,帶有一定程度的好處,致使他們更加難以放下這種應對模式。

「這讓高功能焦慮症的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它不像憂鬱症等疾病,只會對生活帶來破壞,因此患者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改變。但高功能焦慮症則會讓人陷入掙扎和拉扯——如果沒有了焦慮,也就沒有了動力,但持續焦慮又會讓自己感到很辛苦。」

蕭怡庭形容,焦慮情緒就像一條橡皮筋,若一直往外拉扯,不懂得放鬆,恐怕有一天會斷裂。「高功能焦慮症會讓我們沒辦法休息、好好喘息、停止憂慮未來,短期來說,它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但若身體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大腦也會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將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迎難而上,是為了逃避失敗

由於焦慮物件不同,而衍生出不一樣的應對機制,是焦慮症和高功能焦慮症其中一項明顯的區別。

蕭怡庭解釋,焦慮是一種警訊,讓我們意識到危險,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因此,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儘量逃離和避免自己害怕的事物。「但不是每個情況我們都可以逃跑,比如務必完成的工作讓你感到極度壓力,就會產生拖延等回避行為。逃避無法解決問題,但在生存模式下,大腦只會專注於短期利益,而逃避可以瞬間讓你感到放鬆。」

相反地,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看似沒有逃避,他們反而會做得更多,「這是因為他們逃避的是更深層隱晦的東西,他們在逃避失敗。」因此,蕭怡庭表示,「通常高功能焦慮症都會發生在完美主義者和工作狂身上。」

相關文章:生活很累只想靠請假逃避? 試用9個方法處理焦慮情緒|自我管理

+14

長期緊綳,易疲憊暴躁

蕭怡庭指出,比起焦慮症,高功能焦慮所引起的生理症狀,包括心跳加速、肩頸酸痛等等,較為不明顯。「有些個案不會有生理症狀,有些則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症狀。」

由於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時常務求完美表現,長期承受壓力的後果,會導致他們容易感到疲憊、脾氣暴躁,甚至有失眠的問題。「他們也很難讓自己放鬆,一旦休息,負面想法就會湧現——萬一我沒有把事情做好怎麼辦?我不應該浪費時間休息…他們總是對未來做出最壞的預測。」

因此,在可以維持日常生活,且擁有良好工作表現的情況下,許多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妥,也不覺得自己需要幫助,旁人也難以察覺異狀。

若影響生活,就須諮詢心理師

由於高功能焦慮症不是一種疾病,蕭怡庭坦言,她很難具體指出需要尋求專業説明的臨界點。「只要你覺得不舒服、很辛苦,難以放鬆,我們都會鼓勵大家儘早尋求説明,否則等它演變成疾病時,就很嚴重了。」

高功能焦慮症無需通過藥物治療,「我們通常會鼓勵做心理治療,從中幫你找出焦慮的根源,或許是源於你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可能在童年時期曾因為犯錯或失敗而擁有慘痛的經歷等等。」從而,心理師會協助病患進一步瞭解自己,改善生活方式。「若情況不嚴重,病患無需進行長期治療,只需數次會面,找到能夠照顧和説明自己的方式就可以了。」

除了尋求專業協助,擁有高功能焦慮症的人可以自行尋找解壓的方式,包括做運動、和朋友聊天等等,達到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沒辦法讓自己停下來,並不是一件太健康的事。蕭怡庭希望大家瞭解,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且有原因的,她不鼓勵大家責怪自己的任何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責備自己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讓我們感到更加憂鬱,沒有動力去做該做的事。我們應該專注於如何幫助自己變得更好。希望大家能好好善待自己,若有需要則尋求專業説明。」

【延伸閱讀,更多判斷工作壓力大小方法】

心理測驗|有迫得自己太緊嗎?從擠牙膏習慣看你精神內耗指數

+17

抑鬱焦慮|人工低、失業皆是壓力來源 3分鐘自測情緒是否受困擾

+7
+30

延伸閱讀:

【抗癌勇士】 抗癌之路不孤單!BELove社區讓癌友互相打氣

【隱形戰隊】少了一位力捧女星參演 線民揶揄:這才是爆紅關鍵!

【本文獲「馬來西亞東方網」授權轉載,原文:害怕失败?完美主义?浅谈高功能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