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磨牙因為有壓力/太熱氣? 中醫教煲2款安神食療及穴位按壓
小兒睡覺時常聽到「格格」的聲音,這是幼兒的磨牙現象,中醫稱為「齘齒」。《說文解字》中「齘,齒相切也」,指的是睡眠時上下顎牙齒摩擦格格有聲的症狀。小兒偶然出現夜間磨牙屬於正常發育現象,但是長期夜間磨牙可以影響睡眠質量,同時導致牙齒過早磨損、面頰肌肉緊張、顳頜關節疼痛等不利影響。因此若幼兒磨牙情況嚴重,家長應積極找出幼兒磨牙原因,進行治療。
文章授權:博愛醫院劉映彤醫師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身體器官未發育成熟,生理功能未見完善,因此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外在環境因素容易影響小兒的各個臟腑。
經常食用煎炸食物易磨牙?
小朋友喜愛食零食、煎炸食物如薯條、餅乾等或是暴飲暴食,容易導致胃經和大腸經積熱。足陽明胃經循行上顎牙齒,手陽明循行下顎牙齒。積熱日久則出現動風,上下牙齒互相摩擦導致磨牙。脾胃積熱的患兒常伴有便秘、口乾、口臭、小便黃等症狀。小兒出現以上症狀可飲用!
改善脾胃積熱:消食茶
材料:芒果核1顆(約10g)、山楂3g、甘草5g、麥芽10g
做法:
1.將材料清洗乾淨,放入鍋中
2.加入500ml水煲20分鐘,放入水瓶中作爲飲料飲用
除左這些亡羊補牢的方法外,日常飲食應選擇多菜少肉的餐單,盡量減少食用油炸食物及零食。
日夜情緒引發磨牙問題 宜用「開天門」小兒推拿緩和情緒
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氣旺盛,日間過度玩耍或是情緒處於緊張煩躁的狀態,會增加患兒出現晚上磨牙,睡覺不寧,惡夢等症狀。由於日間過度興奮、疲勞、緊張等情緒,導致肝陽亢盛,肝風内動,故見小兒夜間磨牙。
家長宜妥善安排玩樂時間,於晚上減少興奮的活動,同時適當關心幼兒的情緒狀態。建議家長睡前陪同幼兒進行放鬆的活動例如:閲讀小故事、小兒推拿等,避免睡前觀看手機影片、電視。由於肝陽亢盛的小兒容易出現情緒緊張、亢奮的狀態,因此家長可以睡前為幼兒進行「開天門」的小兒推拿方法。
「開天門」
做法:在小兒眉心之間往上推至額上前髮際;皮膚乾燥的幼兒可配合BB油進行
頻次:每次30下,一天1-2次,入睡前進行
功效:疏肝理氣、鎮靜安神
身體虛弱也會磨牙?
《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提及「由血氣虛,風邪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因睡眠氣息喘而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相磨切有聲,謂之齘齒。」血氣虛弱容易令風邪乘虛而入,導致夜間磨牙的情況。如果幼兒經常出現疲倦、面色蒼白、氣短、手腳冰冷等情況就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家長應帶孩子多曬太陽、做適量的帶氧運動。氣血虛弱的小兒患可飲用一下湯水:
補氣强身湯(3-4人份)
材料:鵪鶉2隻、五指毛桃 40克、蓮子30克、山藥40克、茯苓30克、紅棗3粒、鹽適量
作用:健脾和胃,補益氣血。
做法:
1.先把鵪鶉清洗乾净,把内臟和尾部去除,汆水后備用
2.把所有材料清洗乾净,放入鍋中,加入1升水
3.先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1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家長除了照顧小兒的身體狀況外,也需照顧到小兒的心靈健康才能達到身心靈健康,減少小兒磨牙的發生。
如有任何疑問,先咨詢註冊中醫師的專業意見。
《本文獲博愛醫院劉映彤醫師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