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美國不應打壓全球跨境電商發展

來稿|美國不應打壓全球跨境電商發展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袁尚文、于承忠

隨著美國總統選舉臨近,美國不少政客開始對中國跨境電商進行威脅,例如要求降低甚至取消行之多年的「最低免稅額」(De Minimis)800美元。目前,美國海關准入的最低限度條款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無需繳納稅費即可入境美國,並且在辦理通關手續時免除正式報關要求。支持者認為Shein、Temu、Aliexpress等跨境電商利用此 「漏洞」(loophole)去把低價商品以T86簡易電商清關模式大量賣到美國而逃避交稅,對其他以一般貿易入口的貨主不公平。其實,各國對進口產品最低限度門檻有不同的規定,而且金額相差很大。例如,澳洲的門檻是1000美元,加拿大20美元,新加坡280美元,香港則是完全對電商件零徵稅。去年,有大概10億個包裏就是通過此模式免稅進入美國,而幾個大型的電商平台就佔總量的三份之一。

早在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亦曾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的程序,這不單對百年來建立的國際郵政體系造成深遠影響,更加會增加了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

萬國郵政聯盟屬於聯合國機構。它成立於1874年,旨在協調各國間的郵政機構。國際郵政中,成本最高的環節是「最後一里路」派送。一封信跨過大洋距離雖遠,但由於上萬封信一起運輸,平均成本不高。但由郵局到住家則需由郵遞員逐一派送,成本則不低。尤其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工成本頗高,令收信國負擔了處理信件的大部分成本。與此同時,萬國郵政聯盟的終端費制度則優待發展中國家。例如,由越南、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寄來的信件終端費較低;反之由美國寄往中國的信件,美國郵政則要向中國支付較高的終端費。這與萬國郵聯多年前制定的終端費(terminal dues)體制有關。終端費也就是一國為國際郵件到達另一國家後支付一定的投遞費用,但這個費用並不反映對方國家投遞郵件的實際成本。按照萬國郵政聯盟的複雜規定,各成員國按經濟發達水平分成兩檔,發達國家是「目標國」,發展中國家是「過渡國」,萬國郵政聯盟允許「過渡國」獲得補償,因此支付的終端費會遠低於實際投遞成本。

數據顯示,美國郵政每處理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信件,平均虧損1美元,每年虧損高達3至5億美元。當時不少美國人批評,不公平的國際郵政費率制度相當於是給中國的補貼,也導致大量假冒商品和芬太尼湧入美國。如果能夠糾正郵費費率的不公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令入口美國的假貨和毒品問題得到好轉。此外,白宮官員認為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在電子商務領域所享受的不公平優勢。 在現行的國際郵政體系下,從中國寄送小包裹到美國,比從美國寄送到中國,運費更便宜。 中國賣家本來就佔了成本優勢,如今更在郵費上勝過美國賣家,令後者難以生存。

假如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海外平台賣家將會調整原有的渠道策略,比如轉向海外倉。海外倉,就是指在目的國建立的倉庫,其優點是,除了能提升物流效率之外,還可以提供退換貨等服務,適合庫存周轉快的熱銷單品,有利於調配價格,而缺點則是需要在當地建立團隊,或要大量在當地的海外倉屯貨,增加庫存成本。電商亦可採用「空加清派」的模式,即利用包機作頭程把貨物運到美國,再以電商清關加本地美國郵政或快遞完成門到門的派送。

美國政客不斷的提出下調,甚至是取消行之多年的「最低免稅額」,以及恐嚇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如正式落實只會損害美國消費者和物流供服務供應商的利益,也窒礙全球貿易。對於中國的電商而言,除非是完全取消相關免稅安排,否則對於平均訂單金額低於100美元的商品是沒有影響的。隨著全球消費者的網上購物金額和頻率日漸增加,政府需要做的是去促進進口清關和退貨等安排,而非一直想著如何打壓電商的發展。相反,便利和鼓勵電商發展,不但有助國際貿易和經貿更頻繁往來,也能促進物流和貨運量提升,大大增強各地經濟復甦和發展,創造更多商機!

作者袁尚文博士、于承忠博士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及組合課程統籌、客席講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