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同意解散國會 4月提早大選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同意解散國會 4月提早大選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與內閣成員在周一(24日)達成協議,決定提早至2019年4月舉行大選,比原定時間提早7個月。

內塔尼亞胡在執政黨利庫德集團的會議上列上自己擔任總理期間的成就,又希望下屆政府仍然繼續以宗教和愛國黨派為執政聯盟核心。

當地國會預計會在周三(26日)表決是否同意正式解散,一旦獲通過,以色列將會進入3個月的競選期,並很大機會在4月9日舉行投票。

雖然目前民意調查顯示內塔尼亞胡很大機會連任,成為以色列史上在任最長的總理,但他仍目對包括涉嫌貪污在內的不明朗因素。他一直否認指控,不過警方建議向他起訴,全國有不少人等待司法部門公布決定,在野黨亦要求他為此下台。

內塔尼亞胡的聯盟在最近數月陷入分裂。國防部長利伯曼(Avigdor Liberman)不滿政府接受加沙停火,認為有關行動是「向恐怖主義投降」,因此在11月宣布辭職,打擊執政聯盟的領導地位。

(美聯社)

遭內塔尼亞胡內閣通過不信任動議 以總檢察長斥政府圖凌駕法律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內閣3月23日通過對總檢察長巴哈拉夫-米亞拉(Gali Baharav-Miara)的不信任動議,尋求解除其職務。巴哈拉夫-米亞拉同日批評,內塔尼亞胡的政府試圖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對其權力進行任何制約,並試圖壓制司法系統。

+2

在內閣召開會議之際,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正展開新一輪大規模示威,於23日已進入第6天,群眾不滿重啟加沙轟炸、對國安總局長解職,以及最新的對巴哈拉夫-米亞拉進行不信任動議。有民眾批評,內塔尼亞胡正試圖摧毀以色列作為民主國家。

據指出,今次解職是由於巴哈拉夫-米亞拉屢與政府對立,司法部長萊文 (Yariv Levin) 於23日稱,對方「衊視」政府、「長期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已要求對方辭職。

而在內閣就不信任動議表決前,巴哈拉夫-米亞拉發信批評,不信任動議並非尋求增加信任,而是尋求官員對政治階層的忠誠;並非尋求治理能力,而是尋求無限的政權權力,旨在削弱司法部門和威嚇整個專業階層。

按照程序,不信任動議動議通過後,政府必須召集5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處理巴哈拉夫-米亞拉的解職,及任命新的總檢察長。工作包括為巴哈拉夫-米亞拉舉行聽證會,然後就是否應該解僱她提出建議,高法院最後將審理後裁決。

不過,該委員會目前尚有兩個席位懸空,且反對派議員已誓言提出法律挑戰,因此料巴哈拉夫-米亞拉的解職將需時數月。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