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兩人檢測結果調轉 被誤診婦人與確診者留病房7小時

撰文:陳晶琦 黃詠榆 鄧家琪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第三波爆發,今日(20日)新增73宗診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晚突然召開記者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有2間實驗室於7月18日同樣處理兩宗新冠肺炎的報告結果,但衞生署人員錯誤輸入樣本編號,以致調轉相關資料,導致兩名病人「實陽為陰」以及「實陰為陽」,就今次事件向受影響的病人致歉。
被誤診的一名47歲女病人(確診個案編號第1882號),實際上對病毒呈陰性,於今日(20日)被安排入住東區醫院負壓病房治療,截至今晚約8時發現失誤時,已與同房內一名確診病人共處7小時,故現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會被送往檢疫中心隔離14日。黃加慶強調相關病房屬負壓病房、空氣流轉好,相信受感染風險不高。
「實陰為陽」的女病人因丈夫確診,而早已列為密切接觸者,因出現病徵,於昨日入住北大嶼山醫院 ,已做檢測,今晚轉入瑪嘉烈醫院隔離。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醫生(左)及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顧問醫生(微生物學)曾艾壯醫生公布調轉病人檢測結果事件。(李澤彤攝)

實驗室人員錯誤輸入樣本編號

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顧問醫生(微生物學)曾艾壯指出,實驗室今日傍晚發現,將兩名病人的檢測結果發出報告時涉及錯誤,稱「原本要出陽性報告,追查後將陽性報告落至陰性病人」。他進一步解釋,兩名病人同樣於7月18日留樣本接受檢測,經負責化驗同事檢視所有紀錄後,發現檢測過程並無錯,但實驗室數字相當類似,原本應是編號48174,錯誤輸入47184,導致兩名病人檢測結果調轉。他稱有人員覆檢,但都沒有發現錯誤,認為是同事要應付大量檢測,太過疲倦。

黃加慶續指,原本檢測結果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47歲女病人(個案編號為第1882號),實際對病毒呈陰性,她在7月18日留樣本接受檢測,當晚出報告發生錯誤由陰性變陽性,故當局於7月19日聯絡病人安排入院,至今日下午1時由醫管局安排入住東區醫院的隔離病房,而同一病格內有另一名確診病人;至今日傍晚發現該名病人實際是對病毒呈陰性,約今晚8時東區醫院立即將她搬離。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該名原被列為第1882號病人,居於將軍澳富康花園第8座。

婦人兩同住家人已入檢疫中心 即時獲解除

然而,由於涉事47歲女病人曾於病格內與另一名確診病人相處7小時,故現時被視為密切接觸者;她在本月13日也接載過一名後來確診的女子入院,因此要入檢疫中心。黃加慶強調,病房均是負壓病房,即使不是單人房,但空氣流轉好,相信受感染風險不高。而女病人原與2名家人同住,因被誤認為確診者,其2名家人亦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故現時她的2名家人須入住檢疫中心的命令亦被解除。

至於原本是對病毒呈陽性的34歲女人,同樣是7月18日晚上接受檢測,惟檢測結果錯誤變成陰性。黃加慶稱,因其先生於7月19日確診,故將女病人介定為密切接觸者,且問及其病徵亦發現有咳嗽及發燒,遂於同日安排入住北大嶼山醫院,並再次接受檢測至今日晚上經已入住瑪嘉烈醫院。黃續指,因其先生屬確診者,且涉事34歲女病人早前已出現病徵,故既是密切接觸者又有病徵情況下,均會當作懷疑陽性病人處理,並無出現延誤呈報情況。

被誤診婦人今日中午入院東區醫院負壓病房,至晚上8時得悉檢測錯誤後才被搬離,惟已與病房內另一確診者共處7小時。 (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職員由年頭加班一直工作都是客觀事實

對於實驗室出現人為錯誤,曾艾壯表示,近日檢測數量急增,由以往每日約做2,000至5,000個檢測,至近日一日9,000個,當中涉及私家醫院、醫管局診所以及其他樣本用作行病學所作的調查,亦有提醒同事不要將報告結果混淆。他指稱實驗室職員感到相當疲累「不勝負荷」,又指「近日檢測多是客觀事實、由年頭加班一直工作都是客觀事實」,惟多次重申化驗工作「無得唔小心」,強調上述種種均不是藉口,會加強完善並作出檢討以令相關事件不會重演,日後亦會對陽性檢測報告加緊核查。

黃加慶及曾艾壯亦多次為事件向受影響的病人致歉,並感謝他們未有任何苛責,承諾相關錯誤絕對會避免重演。

▼第三波疫情 第二輪新措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