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結業|捱疫情八折出糧今遭拖數 員工:點解咁對生活賣力嘅人
海皇粥店周三(7日)晚突然公布終止全部業務,並結束所有員工僱傭合約,飲食業職工總會今日(9日)舉行「海皇粥店員工諮詢大會」,協助受員工追討欠薪,現場有約百人出席。工會估計欠款金額涉逾800萬元,涉及4月份欠薪、遣散費等。積金局代表帶同投訴僱主表格到場,讓受影響員工落案,追討強積金權益。
有工友憶疫情期間公司僅八折出糧,仍盡心盡力,共渡時艱,如今卻遭拖欠薪金等約10萬元,不禁哽咽控訴,「點解要咁樣對一班為生活賣力嘅人?」

工會稱至今未能聯絡僱主
工聯會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丘耀誠表示十分關注事件,據了解海皇粥店共有7間分店,受影響員工約100名,包括樓面、廚師、維修員、貨倉員、收銀員等。他指昨日已即時協助員工,正與勞工處溝通,至今仍未能聯絡僱主。
促盡快簽署無力償還書 讓員工直接申破欠基金 加快取得欠款
飲食業職工總會權益總幹事招冠聰表示,截至今日,工會估算員工申索金額超過800萬元,主要涉及4月份欠薪、遣散費、代通知金、強積金欠款等,呼籲未報案的工友尋求工會協助。
工會促請僱主盡快提交僱員資料,並簽署無力償還書,讓員工直接申請破欠基金,否則員工需到勞資審裁處落案,整個法庭程序估計需時6至9個月。
工友稱同事賣力為公司 斥公司「最後一日都唔為員工諗」
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指出,據工友反映,海皇粥店由去年11月起拖欠強積金供款,但每月仍扣除員工5%強積金供款。積金局(成員保障及服務部)高級經理李樂表示關注事件,今日已帶同投訴僱主表格,即時讓受影響員工落案,追討強積金權益。
工友林女士表示,不少同事任職20至30年,形容員工「賣力加班唔放假」,斥「公司去到最後一日都唔為員工諗」,直言今次事件責任在於僱主一方。
20年資深員工遭拖欠約41萬 嘆「好唔甘心」
在海皇粥店任職20多年的梁女士表示,今年3月開始退休,現遭拖欠約41萬元,涉及2月份薪金、加班費、年假和例假等。她透露其丈夫近月要做大手術,需花費10多萬元,她曾向公司管理層追討欠款但不果。
她又表示,結業前兩、三個月公司常拖至月尾才出糧,當時她已估計公司或有財政困難。她現時希望公司盡快支付欠款,「出嚟做嘢,但個筆錢又唔比你,好唔甘心,我哋又唔係咩有錢人家。」
有員工去年5月已經常遭拖糧
海皇粥店火炭工場生產副主管邱女士表示,現遭拖欠約10萬元,涉及4月份欠薪、強積金供款、假期等。她透露,公司去年5月開始未能準時出糧,「佢哋對兼職外勞做到足,準時出糧,但我哋啲主管、分店經理就拖到10號、20號先出糧」。
結業前一星期,她接獲通知指工場「唔洗做咁多貨」,她曾多次追問是否結業,但對方沒有正面回應,直至周三才得悉結業,她說感到愕然和徬徨,認為今次事件對生活構成壓力。她慨嘆,疫情期間公司八折出糧,員工亦願意「共渡時艱」,為公司盡心盡力,斥「點解要咁樣對一班為生活賣力嘅人?」
外勞付兩萬多中介費來港 入職海皇三個月後遇倒閉 嘆未必再來
經輸入勞工計劃來港的廖女士表示,原本已簽訂兩年合約,惟在觀塘分店任職傳務員僅11個月,卻突然被終止合約,她坦言「覺得好唔舒服」,現正追討4月欠薪、代通知金等,並已向勞工處求助。被問會否影響日後來港工作的意欲,她表示「如果搵到份工梗係想(再嚟香港),我哋睇好香港,係想落嚟做嘢、搵錢。」
另一名外勞關先生表示,原本參與澳門的輸入外勞計劃,惟因當地縮減外勞人手,他2月開始在本港的海皇粥店屯門分店任職初級廚師,沒料到會突然結業,現時尚遭拖欠4月工資等。
他坦言感到失望,未必會再來港工作,「中介費太貴,要兩萬幾蚊,如果又有下一波咁就無乜必要落嚟,不如係深圳搵翻七、八千蚊仲好過落嚟。」他又透露海皇粥店有向外勞提供宿舍,但他選擇住在深圳的住所,每次上班往返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