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劇評|肖戰「皇陵逃生」戲封神 燒腦橋段獲讚:用玄學殺人

【藏海傳/劇評】刷新優酷熱度值新紀錄的作品誕生了,它就是正在熱播的古裝傳奇劇——《藏海傳》。這部劇講述了大雍國欽天監監正之子稚奴在經歷家族滅門後,化名藏海(肖戰 飾)重返京城,憑藉智慧和謀略開始自己復仇大計的故事。
自播出以來,《藏海傳》熱度持續走高。這部優酷史上預約人數TOP1的劇集,目前優酷熱度值已突破10450大關,刷新平臺改版後歷史最高紀錄,雲合評級S+,連續多日成為優酷日冠、CCTV-8收視日冠。
《藏海傳》遵循了傳統電視劇的敘事方法,娓娓道來,又不拖沓。前兩集在時間上有十年跨度,從滅門到學藝,以復仇作為驅動故事的主線,劇情推進快,資訊密度高。尤為觀眾津津樂道的是劇中「燒腦」的智鬥橋段,比如藏海從皇陵死裡逃生的情節,看得人手心出汗。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藏海傳》劇照👇👇👇
在角色設定上,《藏海傳》別出心裁,主角不以武功作為復仇的工具,而是引入縱橫術和堪輿營造兩項觀眾不熟悉的技能,頗具新意。劇情的編織,精密繁複,就像劇中提及的營造術一樣,充滿懸念。營造術講究榫卯相連、咬合緊密。《藏海傳》裡的故事同樣回環曲折,每每峰迴路轉,呼應伏筆的同時又埋下新的線索,體現了國劇近年來在營造懸疑感方面探索的經驗。
縱橫術加堪輿營造,構建複合型智鬥
從《趙氏孤兒》到各類傳統武俠劇,復仇都是經典元素。在《藏海傳》中,復仇同樣是故事發展的主線,只是藏海不會武功,仇人平津侯卻武功高強;另一位已經登場的仇人曹靜賢,手下更是高手如雲,藏海想復仇難如登天。
「大丈夫鬥智不鬥力」,藏海另闢蹊徑,學成了兩項特殊的本事:縱橫術和堪輿營造。依靠這兩樣本領復仇,在同類劇中前所未見,也由此構建出了一種精彩的複合型智鬥。縱橫術是先秦時期智謀之士的一種學問,他們游走于各國君主之間,鼓唇搖舌,合縱連橫,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陳述利害、改變時局,蘇秦張儀等人正是典型的代表。
接近仇人平津侯莊蘆隱(黃覺 飾)之後,面對各方勢力的質疑與刁難,藏海運用縱橫術,憑藉出色的口才和精准的心理把握,巧妙周旋。他通過言辭打動人心、化解危機,讓觀眾領略到了語言藝術在智鬥中的巨大作用。如果僅僅言辭機敏,那藏海不過是一名舌辯之士,精通堪輿營造和風水知識,才是他敢於踏入京城復仇的底氣。
【相關圖輯】盤點10對經典古裝劇CP:一念關山劉詩詩劉宇寧、玉骨遙肖戰任敏…(點圖放大瀏覽👇👇👇)
在已經播出的劇集中,「皇陵逃生」是智鬥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幕。平津侯的心腹幕僚楊真,面對地位逐漸上升的藏海,設計逼他在皇陵「自願殉葬」。藏海躬身入局,置之死地而後生,憑藉自己對堪輿營造的瞭解,利用斷龍石機關製造出「天意難違」的局面,反而讓楊真被迫走進皇陵陪葬,可謂「用玄學殺人於無形」。
整件謀劃中,藏海對人心的揣摩,對皇陵周邊地理水文的瞭解,體現出強大的資訊分析能力和判斷力。但他不是算無遺策的「小諸葛」,沒想到褚懷明早在皇陵中設下弓弩機關,待到斷龍石啟動,就亂箭射殺殉葬諸人,藏海差一點兒死在皇陵中。
這種意料之外的插曲,充份說明了劇裡的智鬥,除了妙算的篤定,也少不了運氣的加持。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更曲折,也更真實。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肖戰微博靚相👇👇👇
有了堪輿營造這樣的硬核學問打底,輔以縱橫術這樣精於言辭的技藝,《藏海傳》裡的複合型智鬥,比見招拆招的計謀施展更具可看性。這種將智謀建立在犀利言辭和古代專業知識體系之上的創新,為劇集奠定了堅實而獨特的基礎。
不開金手指,全員無蠢人
精彩的智鬥,只在同樣量級的對手之間才能展開,強行降智和主角光環都會破壞劇情平衡。在《藏海傳》裡,主角沒有亂開金手指,反派和其他配角同樣智商線上,可謂全員無蠢人,每個角色都有著獨特的魅力。
藏海的人生經歷一路坎坷,劇中有細緻的鋪墊。用了一集半的篇幅講述人物前史,觀眾的看劇歷程是看角色從小到大一路成長,有一種「養成系」追劇的感覺。他先是遭遇滿門被滅,背負血海之仇,然後被帶到幾位神秘師父那裡學習本領,最後又踏入京城這樣的是非之地。藏海從未掌握過自身命運,一直都被命運之手擺佈。
在接近仇人之後,藏海的命運依然如此。侯府祭祖,他決定在香爐中埋設機關,殺死平津侯。結果等到侯爺上香之時,機關卻並未發動,反倒引來了平津侯的猜疑。
【相關圖輯】《玉骨遥》肖戰任敏「水下吻」超激情!盤點陸劇大尺度親熱戲(點圖放大瀏覽👇👇👇)
在這場戲中,劇裡的藏海直冒冷汗,劇外的觀眾同樣提心吊膽。香爐裡的機關哪兒去了?會不會就此暴露?一連串的問題在螢幕內外同時飄過,也就是說觀眾和藏海接收到的資訊碎片是同步且相等的。「上帝視角」被擱置在一旁,觀眾和藏海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這種沒有金手指的處理方式,增強了觀眾追劇的代入感,也提升了劇情的懸疑張力。
平津侯作為劇中的大反派,生性狠辣多疑。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他不惜屠滅欽天監官員滿門。面對皇陵斷龍石危機,果斷捨棄多年的心腹楊真。即使藏海當了他的幕僚,依舊沒有對藏海放鬆警惕。
看似天真爛漫的香暗荼(張婧儀 飾),實際上經營著京城最繁華的枕樓。平日她笑臉相迎,可一旦施展手腕,卻不輸于任何謀士。面對不肯合作的藏海,香暗荼用幾條謠言就逼得他登門謝罪。她和藏海化敵為友,給劇情的發展增添了更多變數。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張婧儀靚相👇👇👇
平津侯二兒子莊之行(周奇 飾),看似無能,實則心機深沉,走的是「扮豬吃老虎」路線。藏海進入侯府後看到的莊之行,要麼從自家財庫裡往外順奇珍異寶,要麼在枕樓喝酒賭錢,屬於標準的紈絝子弟。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盯上了藏海,識破了他的層層偽裝。
在全員無蠢人的大背景下,《藏海傳》中的各色人等呈現出複雜的人性光譜。除了藏海的成長蛻變,觀眾能看到平津侯的暴虐中摻雜對權力的渴望,香暗荼調皮可愛的表像下暗藏著野心,甚至連莊之行的智慧中也包含著扭曲的親情。在復仇的故事之外,《藏海傳》貢獻了更高維度的人性思辨。
視覺奇觀,中式美學
好的劇集一上來就能抓住觀眾眼球。第一集「瘖兵」出場的時候,陰森氛圍溢滿,上演地宮驚魂,在視覺和氛圍上確實嚇到了一批觀眾。
由於《藏海傳》涉及陵墓營造、堪輿營造和風水知識,這些內容玄之又玄,又摻雜著真假難辨的傳說,觀眾對此缺乏具象化認知。《藏海傳》則用寫實的手法,把它們作為視覺奇觀一一呈現出來。開篇提到的欽天監在丹歲山南麓營造封禪台,就展示了運輸用的獨輪車,冶煉需要的鐵礦石以及起重的絞車等實物,建築營造的不易,工匠的巧思,不言自明。
待到涉及皇陵的戲份,從陵墓防水帶出石灰,談到建築用料的細節和技法,甚至連「一份石灰,三份河沙黃土」的造墓配方比例都做了交代。如此種種,既破除迷信、正本清源,又呈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相關圖輯】肖戰入行前靠一招每月賺20萬人民幣 盤點7個內地藝人隱藏才藝(點圖放大瀏覽👇👇👇)
《藏海傳》的背景雖然是架空,但場景設計以及服化道都用心考究,搭配精妙的視聽語言,構建了一個兼具歷史真實與藝術想像的視覺宇宙。初入京城,藏海前往枕樓,樓內四處皆是秦淮彩燈,富麗典雅,姿態萬千,不愧是富貴迷人眼。他抬頭看到的煙花,實際上是源于宋代的藥發木偶,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其他一閃而過的畫面中,還出現了皮影戲、德化白瓷、石雕、木雕、南平琵琶等等,這些非遺元素點綴劇中,也讓觀眾得以領略傳統藝術之美。衣著服飾則構成了劇中的另一道風景。從幼年時頑皮到易容之後的沉穩,藏海的服飾顏色和質地都在改變,和他的處境緊密相連。衣著外表,隨心而動,傳遞出底蘊深厚的東方美學。
審視《藏海傳》裡諸多的道具和場景細節,真是「越挖越有」。比如藏海在跟隨師傅學堪輿營造的時候,根據圖紙製作木質構件,再搭建成微縮模型,期間運用了大量榫卯結構,既表現了人物的天賦,同時也為後面破解各類機關做鋪墊。
再比如第四集清點財庫時提到的「定冠玉帶准提坐像」,在福建省博物館就有源自明代德化窯的同款瓷器。又比如欽天監裡觀看天象的神器,原件正是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國寶——簡儀。對於喜歡找彩蛋的觀眾來說,真是正中下懷,隨著劇情的推進,想必還有更多驚喜等待觀眾發掘。
【相關圖輯】盤點十大初戀系陸劇女神:《難哄》章若楠《天龍八部》劉亦菲(點圖放大瀏覽👇👇👇)
雖然《藏海傳》是春羽影視製作的第一部古裝劇,但古裝題材對於總導演鄭曉龍來說並不陌生。這次他和導演曹譯文聯手創作,既承襲了一貫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又開闢了視聽語言上的新銳氣質。
兩人用獨具巧思的藝術視角和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打造的《藏海傳》,同時兼具了文化傳承和當代價值,給觀眾奉獻了一道新的視覺盛宴。
曹譯文作為90後的新銳導演,也因為這部作品成為業內矚目的新秀。畢業于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的他,以新銳的創作視角、開拓的國際視野,以及在個人表達、敘事手法、美學呈現、場面調度、表演理解和音樂素養等全方位的專業能力,出色完成了這樣一部超大製作的挑戰,並經受住了市場和無數觀眾的嚴格檢驗。
他將自己的創作標準和審美意識深深烙印在《藏海傳》每一處細節之中,用實力向外界證明,中國年輕一代導演已經崛起。大幕已經拉開,當年藏海一家慘遭滅門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他的復仇之路又會生出怎樣的波折?讓我們繼續追劇,靜待答案揭曉。
【相關圖輯】2025年Q2陸劇推薦:劉詩詩馬德鐘《淮水竹亭》任嘉倫《無憂渡》(點圖放大瀏覽👇👇👇)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