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教育局更新課程框架對接愛國主義教育 突出大安全概念

國家安全|教育局更新課程框架對接愛國主義教育 突出大安全概念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教育局今日(29日)公布更新適用中小學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列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接,強調以總動員方式落實國安教育,聯繫學校課程和國安教育的元素,突出「大安全」概念

課程框架提到,小學初小階段,可培養學生從小與國家建立情感聯繫,例如愛國情懷、文化認同、民族自豪感。文件又提到,學校應運用不同自評資料和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檢視推行國安教育的推行成效。

教育局更新適用中小學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資料圖片)
教育局更新適用中小學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資料圖片)

修訂2021年版本 借鑒《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等

教育局自2021年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15個科目的相關課程框架。事隔約4年,當局更新國安框架,稱借鑒內地《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綱要》、《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修訂2021年版本的國安教育課框。

強調以「總動員方式」落實國安教育

當局提到,新版本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學習,突出「大安全」概念,涵蓋20個重點領域。另外,列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接,即學校應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各類主題活動。課框強調以「總動員方式」落實國安教育,聯繫學校課程和國安教育的元素。

新版本的國安教育課框文件,整合中小學四個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並提出校方須透過不同課程內容和活動,促進學生「以螺旋向上、層層遞進的方式」學習國安教育。

課框列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接。(資料圖片)

初小建立文化自信、為國家成就自豪

舉例在「國家概要」的範疇,小學生初小階段,便要建立對國家的基本認識,初步認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並知道愛護和傳承中華文化是國民應有的責任,建立文化自信」。

到高小階段,學生要知道國家的政治制度,例如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等。學生可認識重要的國家歷史事件、國家重要人物的貢獻和其愛國精神,「培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

另外,學生亦要認識國家新近發展、成就和貢獻,「並為此感到自豪」。

教育局建議學校運用不同及質量兼備的自評資料和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資料圖片)

建議透過課堂觀察、交流團反思報告 評估國安教育成效

文件又提到課程框架的使用指引,當中談及課堂推展國安教育時,特別提醒學校,「各個國家安全重點領域並非用作檢算學生學習國安教育內容的清單。」而所有教師都應擔任不同類型學生內地交流活動的隨團教師。

教育局於文件續指,為持續深化國安教育,學校應運用不同及質量兼備的自評資料和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並檢視國安教育工作的推行成效,以回饋及改善策劃。

當局舉例,如學習評估數據、教師觀察學生課堂或活動表現、參與內地交流團等的反思報告、「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相關副量表的數據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