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鄭愁予逝世享年91歲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成經典

詩人鄭愁予逝世享年91歲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成經典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多個台媒15日(周日)報道,以〈錯誤〉成名的詩人鄭愁予已於美國時間13日(上周五)辭世,享年91歲。鄭愁予的作品常常表現出流浪情懷,故此有「浪子詩人」的稱號。

詩人鄭愁予。(鄭愁予FB)
詩人鄭愁予。(鄭愁予FB)
詩人鄭愁予。(台中市政府提供)

《鏡週刊》報道指,鄭愁予的親友感念表示,「大師帶給台灣與華人世界多少浪漫與愁悵,願他在天上與摯親重逢,詩歌與音樂永遠流傳。」

根據資料,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於山東濟南,青年時期隨軍赴台灣。鄭愁予歷任《創世紀》詩刊編輯、東海大學外文系講師及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又曾在香港大學等多所院校講課。其詩風浪漫而哀愁,揉合中國古典與現代意象,對戰後台灣現代詩發展具有指標意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傳誦華文世界

鄭愁予在1958年發表〈錯誤〉後聲名大噪,其中「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成為經典詩句,在華人世界廣為傳誦,香港中學的教科書也收錄該作。

鄭愁予自喻「現代詩的古典派」,詩作多描繪離愁與漂泊之感,筆下常流露對大陸故鄉的懷念及對人生無常的體悟。鄭愁予晚年旅居美國,仍持續筆耕不輟,其詩作被譯為多種語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