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遭空襲 避難設施欠奉 社會崇尚「殉難文化」:怯就輸一世

伊朗遭空襲 避難設施欠奉 社會崇尚「殉難文化」:怯就輸一世
撰文:張涵語
出版:更新:

以色列擁有大量的公共防空洞來抵禦來自伊朗的襲擊,然而伊朗卻沒有建造空襲避難所,因該國對「殉難文化」的崇尚阻礙人們尋求庇護。躲避被視為膽怯,在轟炸中堅守陣地並「享受殉難」更符該國社會文化。

一名伊朗記者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在(伊朗)這個社會裏,當戰機在戰鬥或空襲逼近時,去避難所表明你膽怯。你應該勇敢起來,做好迎接轟炸的準備,享受殉難的滋味。」

以色列與伊朗互襲,圖為2025年6月15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郊巴特亞姆(Bat Yam)的遇襲建築物(Reuters)
以色列與伊朗互襲,圖為2025年6月15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郊巴特亞姆(Bat Yam)的遇襲建築物(Reuters)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道,儘管伊朗的文化氛圍如此,但一些伊朗人仍決定逃離首都德黑蘭,前往北部農村地區。據當地報道,15日大規模撤離行動造成城外交通擁堵。而由於缺乏公共避難所,躲在自家地下室或地鐵站裏,是人們能想到的最好避難方法。

德黑蘭市議會主席Mehdi Charman表示,該市正幫助居民解決防空洞不足的問題,市政府已下令地鐵系統24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避難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