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番茄製品|番茄膏1營養高鮮番茄18倍!抗氧助防癌3類人慎食

消委會番茄製品|番茄膏1營養高鮮番茄18倍!抗氧助防癌3類人慎食
撰文:李昕南
出版:更新:

消委會番茄製品|很多人因爲覺得番茄對健康有益,選擇在不同菜式中添加番茄醬和番茄膏,攝取番茄的營養。消委會近日進行了一項實驗,測試加工番茄製品和新鮮番茄的營養成分,發現番茄製品的茄紅素和胡蘿蔔素竟比新鮮番茄多!然而,食用番茄製品,一不小心可能跌入健康陷阱!

番茄好處|茄紅素豐富 抗氧化助防癌

番茄富含維他命C和維他命K,有助增強免疫力、促進骨骼健康。茄紅素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中和自由基,減緩細胞氧化損傷,也有助於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在番茄製品的加工過程中,部分營養素例如維他命C會流失,但番茄製品之中的茄紅素含量竟比新鮮番茄更高。兩者之間的營養成分還有什麽差別?消委會第584期《選擇月刊》中公布了一項實驗結果,他們從市面上搜購了一些番茄醬和番茄膏樣本,比較番茄和番茄製品之中的營養成分。

番茄營養|強心助抗癌3好處 油炒/生吃/烚比較1煮法茄紅素增7倍

番茄富含維他命C和維他命K。(unsplash)

茄紅素|番茄膏=新鮮番茄18倍

實驗結果顯示,番茄醬和番茄膏所含的茄紅素均高於新鮮番茄,番茄膏與鮮番茄相差高達18倍,也高番茄醬2.5倍。原因是番茄膏的濃縮番茄固形物平均達70%以上,而番茄醬平均只含20-30%番茄原料。

茄紅素含量平均值(每100克):

成熟、生的紅色番茄:2.6毫克
番茄醬:19毫克
番茄膏:47毫克

長期攝入過量的茄紅素會引起茄紅素血症(lycopenemia),主要徵狀為皮膚呈橙黃色,是短暫性的色素沉澱,在停止攝入後便會消退,對人體無害。

番茄功效|減更年期症狀助防癌7功效 增生育力點食最好?生或熟?

番茄醬的茄紅素比番茄更多。(unsplash)

胡蘿蔔素|茄醬最少 番茄膏=新鮮番茄2倍

番茄含有豐富胡蘿蔔素,尤其是β-胡蘿蔔素,它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維他命A有助維持視力,免疫系統和皮膚健康。

番茄醬樣本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與新鮮番茄相若,而番茄膏樣本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則較新鮮番茄和番茄醬高,當中番茄膏樣本的β-胡蘿蔔素平均含量達番茄醬的2.5倍。

β-胡蘿蔔素含量平均值(每100克):

成熟、生的紅色番茄:449微克
番茄醬:384微克
番茄膏:963微克

番茄減肥|醫生教番茄減肥法1個月甩11公斤!瘦身5要訣早或晚吃?

番茄膏的β-胡蘿蔔素比新鮮番茄和番茄醬多。(unsplash)

維他命C|新鮮番茄含量最高 多番茄膏近1.4倍

加工過程如高溫滅菌和濃縮過程會導致部分維他命C流失。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番茄醬樣本都近乎不含維他命C,番茄膏的維他命C含量一般比新鮮番茄低。番茄製品的加工過程若以較低的溫度進行,有助保留番茄中的維他命C。

維他命C含量平均值(每100克):

成熟、生的紅色番茄:13.7毫克
番茄醬:0.3毫克
番茄膏:9.7毫克

新鮮番茄的維他命C含量最高。(unsplash)

番茄製品健康陷阱|高糖高鈉 番茄醬鈉質=番茄膏7倍

加工番茄製品一般會添加糖以抵銷酸味,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每100克食物的糖含量超過15克,可被視為「高糖」,每100克食物的鈉含量超過600毫克,可被視為「高鈉」。

檢測結果顯示,全部番茄醬樣本皆為高糖,而大部分番茄膏樣本的糖含量也不算低。而大部分番茄醬樣本皆為高鈉,番茄醬的鈉含量平均達番茄膏約7.5倍。與新鮮番茄相比更是184.8倍。

加工番茄製品也可能含有植物油及添加劑,長期大量進食會帶來健康風險。

番茄醬高糖高納。(photo-ac)

糖含量平均值(每100克):

成熟、生的紅色番茄:2.6克
番茄醬:21克
番茄膏:13克

鈉含量平均值(每100克):

成熟、生的紅色番茄:5毫克
番茄醬:924毫克
番茄膏:124毫克

高鈉|3種食物藏高鈉易糖尿高血壓 宗家府泡菜1小碟佔日上限3成

鮮番茄及番茄製品 3類人慎食

1. 胃酸倒流人士:番茄的酸性可能加劇胃酸倒流,胃食道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的患者應避免過量攝取。

2. 番茄過敏人士:極少數人可能對茄科植物(如番茄、薯仔)過敏,食用後可能出現過敏反應,食用新鮮番茄及番茄製品時應格外謹慎。

3. 糖尿病患者:市面售賣的番茄醬和番茄膏一般含有添加糖,食用過量會導致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建議選擇新鮮番茄或無添加糖/低糖的番茄製品。

有效攝取番茄營養3大貼士

1.留意標籤 選低糖低鈉番茄製品

購買番茄製品前應細閱營養標籤,注意糖和鈉的含量,選取標示低糖低鈉的產品。食用前也應該留意食用期限,番茄膏產品開封後的食用期限較短,部分只有三日,過期後便不應食用。

2.加入油脂烹煮 釋出更多茄紅素

茄紅素屬脂溶性的營養素,會溶於脂肪和油中,高溫可破壞番茄細胞壁,讓更多脂溶性成分釋出。因此加少量油脂(如橄欖油)煮熟番茄,可令番茄釋出更多茄紅素,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長時間高溫烹煮也會破壞番茄的維他命C。

煮熟番茄可令番茄釋出更多茄紅素。(unsplash)

3.選色澤更紅鮮番茄或濃縮番茄膏

新鮮番茄之中,顔色愈紅的番茄,茄紅素含量愈高。如要從番茄製品中攝取更多茄紅素,可選購雙倍或三重濃縮的番茄膏,當中的茄紅素含量一般較高。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