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以色列戰爭|美國精準襲擊伊朗核設施 要打要談?

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宣布完成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襲擊。據報道,美國在對福爾多核設施的襲擊中投下了六枚鑽地彈,對其他伊朗核設施使用了30枚戰斧導彈。伊朗方面也證實遭襲擊,不過表示已提前對三個核設施進行了疏散。特朗普在完成襲擊後第一時間宣布要進行全國電視講話。而就在發表電視講話前,他還在接受電話採訪稱,伊朗應立即停止這場戰爭,否則他們將再次受到打擊。與此同時,消息稱,特朗普希望他下令對伊朗三個核設施的打擊可以推動德黑蘭重返談判,目前他暫無進一步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計畫。而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主席承諾不向伊朗派兵。
此前一直也有消息稱,特朗普已批准美軍對伊朗的打擊計劃,但暫不下達最後命令,以觀察伊朗是否會放棄核項目。就在美國對伊朗核設施前的兩天前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還表示,特朗普將在「未來兩週」就美國是否對伊朗進行干預做出決定,因為他認為與德黑蘭進行談判的可能性「很大」。是的,美國「下場」了。
美國用了精準襲擊核設施表示「下場」,是特朗普慣用的極限施壓的方法對伊朗施以極限壓力。特朗普仍然認為與德黑蘭進行談判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是他說希望的。特朗普的全國電視講話大抵也是喊話伊朗立即停止這場戰爭。特朗普要搞一場全國電視講話無非是要得分,顯示自己如何「阻止」一場中東大戰。
從最初宣稱「未參與」對伊突襲,到如今對伊朗發出「無條件投降」最後通牒,隨着局勢的快速升級,美國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時間,美國是否下場、何時下場的問題,引起了全球關注。與此同時,據以色列陸軍電台消息,伊朗外長於6月20日與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外長在日內瓦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會談。
這場始於以色列突襲的衝突,儘管美國此前沒有直接介入以伊衝突,但卻一直為以色列提供着情報支持和武器供給。如今隨着衝突愈演愈烈,美國從幕後逐步走到台前。
一方面,航母加速集結。6月16日,美國第七艦隊的「尼米茲」號(USS Nimitz)航母突然放棄南海行程,改道直奔馬六甲海峽,並在途中關閉了應答器和位置訊息,進入備戰狀態。屆時,「尼米茲」號將與「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組成雙航母打擊群,對伊朗形成東西夾擊之勢。
與此同時,美國「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航母打擊群也將在近期部署至歐洲,雖然「福特」號的此次部署行動在美軍歐洲司令部2024年的計劃內,但是不排除在當前緊張形勢下,駛入靠近以色列的東地中海海域,進一步強化美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
另一方面看空軍戰略部署。多名美國官員表示,美軍正在向中東地區部署包括F-16、F-22和F-35戰鬥機在內的一批戰鬥機。此外,美在印度洋部署的7架B-2戰略轟炸機還可以直接從身後對伊朗形成威脅。6月15日,30多架美國空軍KC-135R和KC-46A加油機從美國各地陸續起飛,跨越大西洋,在德國、英國、愛沙尼亞和希臘等國機場着陸。據悉,這些加油機主要功能就是為遠離本土基地實施空襲的軍用機加油。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似乎已然箭在弦上,是準備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架勢。儘管美國防長稱這些動作是防禦性的,但綜合這些消息,特朗普看上去已經制定了一套對伊朗動武的方案。連日來,亦有媒體爆料,特朗普希望通過威脅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來迫使伊朗放棄核項目。
而同時,德國、法國和英國外長將於6月20日在日內瓦與伊朗外長舉行核談判。而歐洲這三大國的行動,據說是得到了特朗普的認可。此前,歐盟及英法德外長與伊朗外長則已經就目前的衝突局勢進行了電話會談。
對比來看,擺在特朗普桌案的似乎有「兩套」方案:一是立足於打;二是立足於談。當然,也很可能是打談結合,或是以打促談。
通常來看,美國部署了這麼多的兵力和調動三個航母打擊群,足以針對伊朗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問題是,就算美軍動用了巨型鑽地彈,就能夠保證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嗎?就算是徹底摧毀了伊朗的核設施,可能夠保證徹底摧毀伊朗的戰爭能力和戰爭意志嗎?如果不能,那可就意味着美軍將被再一次拖入中東戰爭泥潭。
現在的伊朗,不論從人口還是軍事能力,又或是戰略縱深和地理情況,可都是當年的伊拉克與阿富汗不能相比的。伊朗扼守着霍爾木茲海峽,胡塞武裝守着紅海曼德海峽,這對於能源和運輸要道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如果一旦伊朗不投降或誓死抵抗,那美國可就真的難堪了。
且,也必須認識到,雖然伊核問題是一個威脅,但卻並非是特朗普政府要解決的第一要務。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支持以色列屠殺加沙平民的暴行,已經引發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憤慨。如今又要摧毀伊朗,還有可能引發極其危險的核泄露,這股怒氣可就更強烈了。中東21國已經發表了聯合聲明,明確譴責且強烈要求以色列結束對伊朗的敵對「攻擊」。這話雖然是說給以色列聽的,同時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
特朗普真的有把握使中東的局勢不失控嗎?歷史已經回答了。美國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更別說這會更加消耗美軍。所以,從特朗普的角度來說,他並不希望以伊衝突拖得太久。一方面,拖得太久,美國會被以色列拽下泥潭;另一方面,他急於要消除伊朗的核威脅,也就是急於與伊朗談成核協議。
對於特朗普來說,他最在意的是「美國再次偉大」,中東這樣的大麻煩並不能加分,而當下,關稅戰才是特朗普的第一要務。在從這一次G7峰會來看,顯然特朗普並沒有搞定自己的這幾個重要的盟友國家。歐盟需要向華盛頓提出「一項好協議」,否則將面臨更高關稅。顯然,歐盟並沒有做出重大妥協。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峰會期間也明確表示:在貿易談判中,日本將優先維護國家利益,不會倉促與美國達成協議。這就表明特朗普還沒有搞定關稅戰。
特朗普很會算賬的,戰爭的消耗加上關稅戰的傷害,美國經濟真的能夠承受得了嗎?這麼來看,特朗普不會在這個時候動武。如果真的對伊朗大打出手,那美國可就真的沒救了。
如果不是真的要開戰,那美軍磨刀霍霍此舉就是壓迫伊朗不要對以色列進行強烈的還擊。也就是說,特朗普很可能是以大兵壓境的方式迫使伊朗停手。由歐洲先與伊朗談判勸說,也就是所謂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帶兵施壓,叫停衝突,迫使伊朗與美國達成核協議。這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