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酒店難生存都擺起地攤?中國的餐飲業面對新挑戰

在中國許多城市的街頭,擺地攤做餐飲的老闆通常都穿得很簡單,不是長袖或T恤長褲,就是背心加上鴨舌帽。但最近在河南鄭州的街頭,卻湧現一批戴著高白帽、穿著雪白廚師服的攤販,他們穿戴整齊又簡約,彷彿多了一種高級專業感。
這是在搞什麼行為藝術嗎?不是,他們可是正經八百、來自當地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廚師。這家位於鄭州金水東路的永和鉑爵國際酒店,地理位置非常好,緊鄰省政府、鄭州市中級法院、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國際會展中心等,距離高鐵站、地鐵站以及商場也非常近。


按理來說,佔據如此優越地理條件的酒店,尤其是高級酒店,應該不愁客源。讓人料想不到的是,這家房費最低500元(人民幣,下同,89新元)的大酒店,竟在門口擺起地攤。
據極目新聞報道,攤位有賣熟食、涼菜和饅頭等食品,價錢相當實惠,例如烤鴨半只35元,整只60元、小龍蝦38元一斤,豬蹄每個48元。
如此違和的畫面,自然抓住不少人的眼球。不過,許多媒體的報道內容幾乎都指向同個方向:大酒店擺地攤,一天收入3萬元。
對一家五星級酒店而言,這收入很高嗎?這很難評,但從酒店總經理雷玉明的受訪語氣中,應該不難看出一天3萬元的收入,至少保住了他們一伙人的飯碗。
雷玉明說,別人說做五星酒店出來擺地攤掉價什麼的,「我們也沒覺得五星級酒店怎麼了……其實面子值多少錢?」
「面子值多少錢」,這六個字,把生意人的務實和心酸全說盡了。
雷玉明也提到,許多酒店同行來現場觀摩,咨詢電話不斷,鄭州一些酒店也跟著開始外擺。
不止一家酒店這麼做
的確,近年許多酒店為了生存或拓展業務,都選擇擺攤。
微信公眾號「旅界」6月30日發出的文章稱,在河南三門峽市,從6月起,當地許多酒店一到下班點,便在門口擺攤,賣的是黃花魚、紅燒排骨、涼拌牛肉等老百姓一般會吃的食物。這篇文章的閱讀次數超過10萬次。
這樣的情景,同樣在陝西榆林、浙江杭州等地上演。
除了擺攤,不少高級酒店也賣起「剩菜」盲盒、推出價格非常實惠的早餐。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深圳龍華希爾頓逸林酒店今年推出「剩菜盲盒」,將當日沒有賣掉且品質完好的食物,以隨機打包的形式售賣。
報道稱,原價200多元的自助餐只需79元即可買到盲盒,取餐時間大致在晚上8時30分至9時30分。
對於星級酒店擺攤賣接地氣小吃、家常菜、「剩菜」盲盒的現象,有中國網民開玩笑說:「這些高高在上的酒店,終於屈尊到人間。」也有人批評:「五星級酒店擺攤是與地攤小販爭利,降維打擊。」
對此,紅星新聞的署名評論文章分析,五星級酒店擺地攤的位置,與餐飲小館或地攤集市的位置有所不同,「還談不上與地攤小販的同場競爭」。
文章進一步說,遇上消費轉型,企業主動調整服務對象、探索新的消費增量,符合適者生存的道理,應當獲得理解與尊重。
《新京報》的署名評論文章稱,從消費者角度看,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滿足他們對高品質美食的需求,同時提供新的消費體驗。「無論企業品牌多亮、檔次多高、規模多大,都要緊跟市場步伐。」
消費者需求和市場步伐一直在變,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有觀點認為,星級酒店之所以會使出擺攤這一招,背後原因離不開近年消費情緒低落,以及前不久官方出台的「禁酒令」。
「禁酒令」大棒
新冠疫情過後,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沒有起色,加上中美關稅戰的陰影揮之不去,疊加效應直接影響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
這一點可從前不久公佈的數據看出。財新網7月3日公佈,6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錄得50.6,較5月回落0.5個點,是九個月來最低。據彭博社報道,這略低於受訪經濟師此前預估的50.9中值。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說,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不確定因素增多,內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未得到根本扭轉。
然而,在一些網民看來,「禁酒令」對消費的影響似乎更加直觀,也更加劇烈。
中共中央、國務院5月印發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嚴格執行國內公務接待標準等,被稱為新「禁酒令」。此後,一些地方加碼限制公務員餐飲要求,包括禁止三人以上公務員聚餐,並要求避免相互請客等。
儘管官方後來明確表態反對過度整治違規吃喝,但對餐飲業的衝擊已浮出台面。
港媒7月5日引述北京和深圳多家酒樓說,「禁酒令」後包間預約大跌三成,人均消費也腰斬式跌至100多元。
據觀察,不少在北京海淀區商業街的餐廳,都在門外擺攤,一些高端餐飲場所也推出宵夜燒烤攬客。報道引述一家高檔酒樓的經理說,生意一年慘過一年,「今年初開始,餐廳月月賠錢,‘禁酒令’之後,包間預訂比之前又少了三成,根本就沒什麼人訂了」。
廣州深圳多家傳統酒樓停業:設備1折賣、無人接手 被時代淘汰?
《經濟觀察報》6月5日發表題為《北京餐飲企業正在拋棄包間》的文章稱,以商務接待為主的包間消費曾是北京中高端餐廳的重要利潤來源;餐飲業有句俗話:「散台拉人氣,包間賺利潤」,商務宴請在單位時間內給餐廳帶來的利潤率和利潤總額會顯著高於其他消費模式,包間消費也成為一家餐廳利潤的重要支撐。
不過,文章指出,自2021年以來,包間消費開始走弱,這一趨勢在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顯現。
河南鄭州與中國多地星級酒店擺地攤的背後,不僅反映中國整體消費大環境的疲弱,也折射出官方的一紙命令,如何徹底影響整個行業生態。相關業者要如何因應這些挑戰,不僅考驗他們的商業和政治智慧,也關乎千千萬萬人的生計。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