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中醫媽媽教煲2款湯水熱飲健脾消滯 必吃一種食物有助清熱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12月21日是廿四個節氣中「冬至」,是最重要節氣之一,由於冬至日因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會逐漸北移,就會慢慢變得晝長夜短了。中國人視「冬至大過年」,也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註冊中醫師謝嘉雯指出節日氣氛下,大人與小朋友也容易進食過量,冬至亦視進補為傳統,她特別為大家介紹一個補而不燥,亦有助健脾消油膩的湯水,及一個適合節日前後,消滯清熱的茶飲,避免大家節日後出現腸胃積熱和消化不良的健康問題。

由於冬天的團圓飯聚餐多以盆菜或自助餐形式,中醫媽媽謝嘉雯指出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以肥甘厚味為主,她說:「冬至是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回家吃飯,而且飯菜亦較豐富,傳統也以冬至時進補為傳統。今次為大家介紹一個補而不燥,亦有助健脾消油膩的湯水,和一個適合節日前後,消滯清熱的茶飲,避免大家節日下出現腸胃積熱和消化不良的健康問題。」

即睇冬至湯水:

冬至宜吃淮山及蘿蔔

謝醫師表示:「淮山能健脾,節日期間進食過多煎炸油膩食物易令身體燥熱;新鮮淮山較乾山滋陰生津,有助健脾滋陰,預防上火。」

同時,她亦建議大家可以食以下食材,有助通便:「民諺『冬食蘿蔔夏食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冬天天氣寒冷,容易進食高熱量食物;如火鍋﹑燒肉……等,脾胃易蘊濕熱。吃點白蘿蔔有助清熱下氣,除胃脹不舒。白蘿蔔水份豐富,亦提供膳食纖維有助通便,平衡冬至食物的油膩感。雞肉甘溫,配合滋陰的螺頭,補而不燥外,熬出來的湯水亦清甜可口。」

即睇冬至適用熱飲:

粟米清熱

謝醫師指甘蔗又稱脾之果,能清熱除煩;麥芽長於消澱粉質;如粥﹑粉﹑麵﹑飯等。「炮製上亦分生麥芽、炒麥芽和焦麥芽;共同功效均為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因此節日食滯,想加強消化功效,可選擇焦麥芽。粟米清熱利尿,除了可取其清熱利尿功效,配合甘蔗增加天然甜味外,煮熟後更可食用,為我們提供纖維,平衡節日飲食纖維量易攝取不足的問題。」

麥芽消滯

另外,謝醫師指授乳媽媽其實也可以用麥芽,只要注意以下要點:「麥芽有退乳功效,但研究顯示,用量要達到60克以上方有回乳功效,平常飲用或中醫處方,用量都在15-20克之間。母乳媽媽若脾胃不適,看見中醫師處方麥芽消滯,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有疑慮,亦可選擇熟識母乳用藥的中醫師求診。」

把握治病好機會

冬至雖是冬天到極點的意思,但謝醫師指是否極泰來,亦是一陽復始的意思。她說:「從冬至這天算起九天,稱『一九』, 然後順數以每隔九天為一個單位,順序稱『二九』﹑『三九』......直至數到第八十一天的『九九』天,便大概到了春天的『驚蟄』節氣;代表寒氣遠去,春暖花開的和暖氣候真正到來。因此古人在冬至時,會畫一幅『九九消寒圖』, 從『一九』天,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來計算春天的到來。」

🔼🔼🔼🔼想知天炙對小朋友有咩影響,即睇👉🏻👉🏻👉🏻👉🏻天炙|把握冬天三九灸有效改善兒童鼻敏感 中醫:4類人士不宜👈🏻👈🏻👈🏻👈🏻🔼🔼🔼🔼

治療鼻敏感、哮喘、痛經好時機

在中醫角度裡「一九」至「三九」期間,是一年最寒冷的時候,也是進行冬病冬治的「三九天天灸」的日子,「藉辛溫的中藥,研磨成粉,混合薑汁、蜂蜜,製成藥貼,經中醫師辨證後貼於相關的穴位,達到溫經補陽的效果,來治療因寒而起的肺系疾病;如鼻敏感﹑哮喘、四時感冒,或寒濕引起的腹瀉、痛經等,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作用。因在指定日期進行,因此大家可趁冬至,開始進行三九天天灸貼藥治療,預防來年春天疾病來襲。今年三九天日子分別是12月21日、12月30日和2022年1月8日。」

謝嘉雯中醫師:兩孩之母的中醫媽媽。深信中醫之博大精深,除治病外,更關乎一種生活 態度。個人博客: http://cmptse.blogspot.hk/

🔼🔼🔼🔼想睇更多節氣啱飲湯水👉🏻👉🏻👉🏻👉🏻大雪24節氣│中醫媽媽建議用1款食材煲湯 清熱潤肺紓緩乾燥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