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做運動可以防癌?研究揭2成癌症與腸道菌有關!

你是否知道,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幫助你維持理想體重,更與腸道健康、免疫系統,甚至癌症風險息息相關?台灣運動醫學科醫生吳易澄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從根本改善你的身體機能,為健康帶來多重益處。
腸道微生物:影響健康的「隱形力量」
吳易澄醫生在Facebook專頁分享,大量研究顯示,我們腸道內的微生物不僅影響消化道健康,也與多種癌症有關。事實上,約有 20% 的癌症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衡或病原菌相關。例如,當排便不順、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時,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也會增加,這可能就是導致 大腸癌風險上升 的原因之一。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證據,但這些潛在的連結,都強調了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大腸癌|27歲放屁女1天20次證大腸癌!肚痛貧血5警號屁像臭蛋味?👇👇👇
做運動就能守護腸道健康?
吳易澄醫生表示,規律運動能透過改善腸道菌相、促進新陳代謝和調節免疫反應,進一步降低癌症風險,甚至有助於 延長結腸癌患者的術後存活期。其中,中等強度的運動特別有益,它能:
增加益菌與短鏈脂肪酸的生成:這些是維持腸道健康不可或缺的物質。
增強腸道屏障,減少腸漏症發生:健康的腸道屏障能有效阻擋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加快腸道蠕動,縮短致癌物接觸時間:減少潛在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
降低發炎指標與免疫過度反應:幫助身體維持平衡的免疫狀態。
適度規律是關鍵 避免過度訓練!
吳易澄醫師提醒,不同的運動類型和強度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例如,跑步等有氧運動對腸道菌相的影響會比阻力訓練更顯著。而像 急步走、踩單車這樣的中等強度活動,對腸道健康有著非常正面的影響。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吳易澄醫師特別強調,過度訓練反而可能引發腸道壓力、導致菌相變差,甚至增加腸漏症的風險。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與強度,才能真正達到健身與健腸的目的。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遵守3個原則保護腸道健康(按圖👇👇👇)
相關文章:腸道健康|晚餐都吃燒烤炸物又不愛運動?遵守3原則降大腸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