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人物誌|施安迪年終賽壓倒性奪冠 內向小妮子變球后全因法網

撰文:趙子晉
出版:更新:

在墨西哥舉行的WTA年終賽決賽,波蘭球手施安迪(Iga Swiatek,又譯絲維雅迪克)僅花59分鐘,以全場只失一局的壟斷性表現橫掃皮古娜,首度捧走年終賽錦標,亦重奪世界第一的寶座。
WTA年終賽社交網站上載一條短片,片中的施安迪變聲高唱墨西哥,既活潑又逗趣,怎樣想到這名來自波蘭華沙的新晉球后,原來早年的她連與人談話都害怕,法網正是令到一個內向女孩蛻變成世界一姐的地方。

施安迪僅花59分鐘首度捧走年終賽冠軍。(路透社)

在墨西哥坎昆(Cancun)舉行的WTA年終賽,由施安迪與美國球手皮古娜(Jessica Pegula)爭冠,這名22歲的波蘭球手未有給予對方機會,全場5度打破對手發球局,結果狂風掃落葉,直落兩盤6:1及6:0大勝,僅花59分鐘奪冠,職業生涯首次贏得年終賽錦標。

施安迪在今年美網16強出局後,維持75星期的世界第一位置不保,其後出戰13場賽事,她贏得其中12場,施安迪重奪失兩個月的「一姐」寶座,「重返世界第一是夢想成真,我沒有預期過在今年內就可重上第一。」

22歲的施安迪在年終賽決賽交出極具說服力的表現,難怪連對手皮古娜也無話可說:「無論她(施安迪)遇到什麼挫折,她也可以反彈,這就是一個頂級球手﹑冠軍的表現。」

+1

來自華沙的內向女生

施安迪父親湯馬斯(Tomasz Swiatek)是波蘭的前賽艇運動員,曾經出戰1988漢城奧運,他期望兩個女兒有朝一日繼承衣缽,成為一名比自己出色的運動員,而施安迪跟隨胞姊的步伐,一同學習網球。

自小受父親的薰陶,施安迪希望成為運動員似乎是順理成章,她想做到的不是什麼遠大的目標,而是一個很日常﹑很貼地的小事。

「我更想做到的,是如何應付社交生活,因為我太過內向,我連看着別人的眼睛都害怕,有時別人說話時,我腦海一切空白,我無法與其他人建立關係,這對我十分困擾,直至17﹑18歲才有好轉。」

成為網球員﹑全職運動員,不是施安迪年少時的夢想,小時候的施安迪對網球並非愛不釋手。究竟這名內向女孩,從哪一刻立志要把網球當成職業?

施安迪自小開始打網球,但全職運動員不是她的夢想。(Instagram截圖)

法網初體驗見大世界

波蘭一向都不是網球強國,軟件上一套有系統的訓練來培育新血,場地等硬件又未能配合,曾經登上世界第二的拉雲絲卡(Agnieszka Radwanska)已經是波蘭歷年最成功的球員。在這個環境成長的施安迪,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沒有太大期望。

2016年,當年15歲的施安迪,第一次參加法國公開賽的女子青年組單打賽事,首度踏上大滿貫的殿堂,一切都是十分新鮮,她體驗到長時間沉浸在網球世界是什麼一回事。

拉雲絲卡是施安迪前最成功的波蘭球手。(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當我來到巴黎,整個城市也為法網兩星期而沉醉在網球內,一排排齊整又寬敞的泥地網球場,當你在球場近距離看到拿度﹑莎蓮娜(威廉絲)等冠軍級球手,整個氣氛也是與別不同。比賽開始時,我每次擊球都可以去到理想落點,當你站在法網場上,就是有種特別的感覺。完成該次賽事離開巴黎時,我一直想着如何進步﹑如何打得更好。」

初戰法網,施安迪在青年組單、雙打均8強止步,縱然與獎盃無緣,但法網初體驗對施安迪的網球生涯產生極大變化。

沒有當年的法網,就沒有今時今日的施安迪。(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我一直都認為沒有可能贏得大滿貫或登上世界第一,因為波蘭從來都不是網球強國。
施安迪

有一個退役運動員父親,施安迪知道如何變得專業﹑自律等,在日常生活及練習上,就像施安迪的一盞引路明燈,令她的運動員路走少了不少冤枉路。

施安迪與父親感情要好。(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2016年的法網,令施安迪萌生繼續進步的念頭;2020年的法網,她迎來另一突破——施安迪以非種子球手身份參賽過關斬將,爆冷擊敗頭號種子夏納,然後一口氣殺入決賽,面對4號種子姬寧(Sofia Kenin),以6:4及6:1直落兩盤奠勝,以19歲之齡首度稱霸法網,當時她只是剛剛在高中畢業3個月,便創下波蘭歷史,成為史上首位大滿貫得主。

【法網】19歲天才少女封后成波蘭第一人 獲譽女版祖高域足可稱霸

法網|施安迪力戰三盤挫梅高娃成功衛冕 第3度稱霸泥地大滿貫

施安迪2019年爆冷稱霸法網。(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排名愈大壓力愈大

當施安迪贏得首個大滿貫後,她不再是寂寂無名的小妮子,被冠上「女版祖高域」稱號,網球生涯彷彿搭上火箭一樣,隨即成為巡迴賽的一顆耀眼新星。

施安迪不再是當年的「內向女孩」或「天才少女」,她已經是「世界第一」,這個銜頭對她是負擔大於榮耀,「我不能再沒有壓力地打波,因為你是世界第一,你就是所有人的目標,大家都用盡所有方法來擊敗你。我從小到大習慣所有事情也追求完美,不可出現錯誤,連日常生活處理家務也是,這種心態令我很疲累。」

排名愈高,施安迪背負的顧慮愈來愈多,有自己的期望﹑成績﹑贊助商等,埋藏在她心裏的壓力煲快要捱不住,直至東京奧運次圈出局後,她忍不住淚灑球場,外界對她的批評愈來愈多,她在場上落淚就愈頻密。施安迪身心俱疲,因她一直着重如何扮演好冠軍的角色。

施安迪在東京奧運次圈出局後十分傷心。(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澳洲球手芭迪(Ashleigh Barty)以25歲之齡突然掛拍,這個消息同時喚醒了施安迪,原來有些事情應該是自己作主,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一直都是自己的事情,而非被外界牽着鼻子走,滿足外界認為她應有的模樣,而施安迪亦有另一種方式自處。

「有時最佳的面對方法就是不去理會,給予自己自由的空間,而非一直在意外界怎樣想自己,這是我去年再贏大滿貫及登上世界第一的成功之道。」

施安迪懂得與壓力同行,學懂欣賞自己,活在當下,同時放過自己,令施安迪的網球路再無畏懼,亦不再是那個「毒毒的」波蘭小妮子。

網球︱美少女新一姐為芭迪退役痛哭 施安迪:以為大家會打到35歲

施安迪學懂與壓力同行,專注在自己身上。(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