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新議員為爭表現「暗鬥」? 爭提修訂、發言內容惹不滿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經新選舉制度下產生的立法會,議員「清一色」是愛國者,但不代表明爭暗鬥會減少。政圈耳語,上周立法會會議期間發生三件事,引起個別資深議員及外界不滿,批評有新議員為求博取表現,個別言行或未經深思熟慮。據了解,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將於周二(7日)約見議員,將會觸及以上現象。

4小時議員議案 多達11議員提修訂

事緣上周立法會會議如常處理口頭質詢、政府法案及議員議案。其中議員議案,分別有教聯會鄧飛提出的「優化師資,有效落實愛國教育」議案,以及新民黨李梓敬提出的「改革公務員制度,提升政府效能」議案,二者的修正案數目分別達到8個及11個。類似的現象,上一次會議也曾經出現,5月25日的會議中,勞聯林振昇提出的「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培養人才構建多元出路」議案,也有多達11名議員提出修正案。

有資深議員會後大吐苦水,指個別修正案措辭本身意義不大,只是改動一些近義詞、連接詞等,對原議案意思沒實質影響;亦有一些修正案明顯不具可行性,質疑部份是「為提而提」。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會後亦在社交網反映,李梓敬議案有11項修正案之多,有4個確實無法支持,例如工聯會黃國建議「首長級公務員設國籍限制」,與《基本法》原則不符,是以在會上多次要求記名點票。

上文提及的資深議員解釋,現時立法會辯論議員議案,每位議員最多可發言5分鐘,而按照梁君彥目前對議員議案的處理手法,辯論4小時後就要結束,而「排隊」發言議員人數眾多,又要預留時間予政府官員回應,很多時直到時間結束也有大批議員未能發言;如果提修正案,則能獲安排優先發言。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將約見議員,講解議事程序。(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另一議員分析,相信梁君彥十分難做,因為部份修正案沒有必要,對秘書處工作也帶來額外負擔,雖然其有權不批准修正案,但始終現時的修正案並非刻意拉布,希望盡量不過早拒絕。據了解,梁君彥於周二約見立法會各大板塊及部份新議員,講解議事程序,希望大家更好掌握規矩,確保議事質素。

李梓敬回覆查詢指,提出議案前曾徵詢黨主席葉劉淑儀意見,對方建議議案措辭不能太過進取,否則容易「劃走」一些支持者;用詞盡量簡單、原則性,留下空間予其他議員討論,最終他接納建議並喜見議案獲得通過。他說,會尊重其他議員提修正的權利,並認為經修訂後的議案,也沒有偏離其原意。

議員倡淘汰10%最差公務員 被指未經深思熟慮

此外,上周四會議辯論李梓敬議案期間,多名議員關注公務員在疫情下的表現以及改革升遷制度,不少人對公務員提出不留情面的批評,例如九龍中直選議員楊永杰提出,公務員薪酬應與表現掛勾,一些表現未如理想的人員應凍薪或延遲加薪,又認為政府內部可能有「free-rider」坐享其成。「專業動力」林素蔚更指,「再鋒利嘅刀都有生鏽嘅一日」,建議設立合適賞罰機制:「例如表現最好10%員工就有獎金,表現最差嗰10%就收警告信,連續兩次收警告信就要凍薪甚至革職。」

在會上,同屬議會新丁的勞工界周小松也看不過眼,指雖然原則上同意改革公務員制度,但認為頂層指揮出現問題也是重要因素,不點名批評有議員說法太主觀:「大家唔應該問責唔到話事嘅官員,就入晒前線公務員數。」

有資深公務員私下反映,公務員慣於切實執行指令,這亦是以往公務員制度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就算要改革,現時部份針對公務員的批評不太公道:「裁掉10%最差員工、末位淘汰制,是網上流傳那些『成功人士管理學』農場文的說法,但你怎麼定義誰是最差10%?由誰定義?當生存受到威脅時,人性黑暗面就會浮現,工作互扯後腿、排擠異己會更加嚴重。就算假設在私人企業行得通,政府部門又是否應該出現這種風氣呢?」該公務員批評有議員為求見報「語不驚人死不休」,發言未經深思熟慮。

工會批個別議員言論偏激 部份內容不符事實

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指,留意到近期社會尤其立法會議員對於公務員有一些「系統性」的攻擊,但部份內容流於情緒的宣洩,亦不合乎事實,例如有指公務員升遷制度太過著重「論資排輩」,但實際上也須按表現評核,期望議員可以多了解現行制度,亦歡迎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多向議員解說。他又質疑「最差10%收警告信」的說法太過偏激,提醒政府有18萬僱員,一成員工動軏已是一萬多人,希望議員在發表言論前可以考慮清楚。

馮強調,一向對改革公務員制度持開放態度,但須科學地進行,舉例指「KPI」不可能一刀切實行在全體公務員上,因為彼此工作性質不同,應集中在頂層領導而非個別公務員上。他又希望,大家討論提升公務員表現時不要一天到晚只想如何「懲罰」,多從正面、鼓勵的方向出發。

議員聯署促保留珍寶 發起人被當場「柴台」

另一個事例見於上周會議期間,7名議員就聯署去信政府及候任特首辦,要求當局設法保留「珍寶海鮮舫」。議員聯署去信政府關注議題本是常事,但聯署過程亦「一波三折」。其中一段小插曲是,聯署的7名議員包括管浩鳴、陳家珮、李鎮強、姚柏良、霍啟剛、黃元山,以及陸瀚民,但最後公開的版本中,陸瀚民未有參與聯署,加入民建聯陳學鋒。

據聞,陸瀚民初聽聯署內容覺得沒什麼問題,但由於其所屬的經民聯高層不傾向保留珍寶舫,陸最終無聯署。事實上,黨主席盧偉國同日亦向傳媒表示珍寶坊雖有特色,可是現實上已難有商機。

此外,聯署發起人陳家珮見記者期間,曾倡議尋求馬會介入,將珍寶舫翻新成一個有歷史特色的地標,又提出珍寶海鮮舫「唔一定要浮喺水上面」,可以成為海洋公園的其中一個景點,或是考慮像當日赤柱美利樓的做法拆件覓地重置。不過在陳家珮身旁的旅遊界議員姚柏良當場指,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找陸地重置可能比水上更難,場面頗為尷尬。

有議員指,聯署要求政府關注某議題是慣常做法,但新議會有太多聯署,似乎看見了熱門議題就立即提出搶焦點。

新選舉制度以「愛國者治港」、「良政善治」為原則,但似乎仍需一段摸索期。(資料圖片)

一名政壇元老向筆者嘆道,新議會下建制派沒了「共同敵人」後,個別議員想盡辦法爭取表現,頻繁地發表意見,甚至愈「政治正確」就愈好,但內容質素未獲保證。如何才做到真正「良政善治」,似乎仍需一段時間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