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基層批評簡約公屋「炒冷飯」 長者嘆醫療券加碼亦不足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2022】特首李家超今(19日)發表任內第一份的施政報告,推出過千億元的措施,一群基層市民聚首觀看直播,慨嘆涉及基層的政策未必受惠,其中為疏導公屋輪候人龍的「簡約公屋」就被指「炒冷飯」,加上以家庭申請人為優先,佔輪候冊上四成的非長者單身人士難以受惠。至於醫療措施,對於年老多病的長者亦見幫助不大。

▼10月19日 施政報告提出將社會房屋轉為「簡約公屋」▼

+2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今早(19)聯同基層居民代表一起觀看施政報告的直播。報告中提到政府將推出全新「簡約公屋」,未來五年興建約30,000個單位,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市民可申請「簡約公屋」,雖然會以家庭申請人優先,但仍會有1至2人單位提供;政府還對現時約六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降至約四年半。

輪候冊有四成非長者單身人士料難受惠簡約公屋

任職保安員的阿奇(38歲),與母親一同居住劏房,申請公屋約兩年,他直言「簡約公屋等於『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就係炒冷飯!」他雖然認為「簡約公屋可以幫到手」,但指數目太少,作為非長者單身人士的阿奇擔心「唔知會唔會輪到我」。

任職保安員的阿奇(後排右二)直言,簡約公屋只是把社會房屋「炒冷飯」。(劉夢婷攝)

74歲吳伯正輪候公屋:希望自己能等到

吳伯今年74歲,早年在內地生活,12年前來港後便一直住唐樓劏房,形容住所「地方細,又冇窗」、「住喺七樓,要成日行樓梯」。他的兒子輪候公屋12年,4年前終於上樓,帶同媳婦與孫兒一同搬出去,留下吳伯與太太繼續申請公屋,已輪候兩年左右,對於推出簡約公屋,他坦言「希望自己能等到」。

此外,吳伯聽力嚴重退化,交談過程較吃力。由於年邁體弱,已無工作收入,與太太領取綜援等政府津貼度日,每月約有1.1萬元,扣除4500元的房租及逾7000元的生活費,已經所剩無幾。

社協批評房屋措施不夠全面

截至2022年6月底,本港公屋輪候冊累積 24.2萬宗申請,其中非長者單身佔整體申請約 41%。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六年的公屋輪候時間只是平均數,不包括非長者單身人士。現有十萬名非長者單身人士在輪候公屋,等候時間更長,「有啲等佐七、八年、十幾年都冇,仲未計入啲未住夠七年嘅新移民。」她批評,「有四成(非長者單身人士)人都幫唔到,唔公平」。

▼10月19日 基層市民觀看施政報告直播▼

+2

梁伯:每年醫療券增加500蚊根本冇作用

施政報告中還提到,在醫療方面將長者醫療券計劃加碼,由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前提是要將1,000元醫療券用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才會發放加碼的500元。

梁伯今年72歲,與家人同住,每月靠領取綜援度日,他全身有多處做過手術,且有長期病患,不時要看骨科、腦科及心臟科等醫生,行動十分遲緩。梁伯有腦退化迹象,醫生為防止他中風,開出一種減緩腦退化的藥物,一瓶149元,可食用一個月。

梁伯說,「我攞綜援一個月得幾千蚊咋,又冇咩積蓄」,感嘆看完醫生後綜援所剩無幾,私家醫生動輒數百元的門診費是「獅子大開口」。對於特首施政報告的醫療措施,他認為「幫唔到手,根本冇作用」。

▼施政報告就規劃醫療服務提出新政策▼

▼10月19日 施政報告2022年重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