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出軌.圖輯】紅磡站列車出軌 車廂斷開兩截 車門撞甩

【港鐵出軌.圖輯】紅磡站列車出軌 車廂斷開兩截 車門撞甩
撰文:邵沛琳
出版:更新:

周二(17日)早上八時許,港鐵紅磡站有列車出軌,列車車廂斷開兩截,車門撞至飛脫。列車乘客楊先生指,列車埋站時遇硬物,車廂撞至嚴重損毀,列車出軌後斷開並冒煙,車廂內有人跌倒受傷,意外後乘客沿路軌離開。受事故影響,港鐵紅磡站至旺角東站服務暫停。

周二早上8時32分,港鐵紅磡站對開有列車出軌,列車車廂斷開兩截。(網上圖片)
周二早上8時32分,港鐵紅磡站對開有列車出軌,列車車廂斷開兩截。(讀者楊先生提供)
+14

港鐵訊號故障 將軍澳線受阻3小時 議員促改善應變機制疏導乘客

撰文:馮藹怡 鄭宇霞
出版:更新:

港鐵北角站今日(18日)早上繁忙時間出現訊號運作不順暢,導致將軍澳線的行車時間有所增加,沿線車站擠滿候車乘客。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表示,今次故障並非罕見或嚴重事故,從技術角度看亦無法完全避免,但港鐵應對機制應該檢討,增加彈性以及早調動支援交通,減少對乘客的影響。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李世榮則表示,港鐵今年已是第四次發生事故,他已去信小組委員會主席,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港鐵的事故預防、應變與危機處理機制。

北角站在今日早上7時50分左右出現信號設備運作不暢順,至10時40分左右才恢復正常。港鐵在事故期間,調節列車班次,來往北角站及寶琳或康城站的行車時間需要額外5至8分鐘。社交平台有網民上載月台擠滿人的相片,有網民呻:「諗住早啲返工去嘆個早餐,點知啲時間畀晒港鐵。」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鄭宇霞攝)

張欣宇:今次屬「隨機性故障」 只能靠加強保養處理

曾任港鐵工程師的香港新方向議員張欣宇分析,故障源於路軌旁的訊號系統裝置故障,導致其中一段路軌無法回收訊號,而列車經過該區段時需要以人手操作,並且必須以安全速度行駛,故亞令行車班次減少,無法維持原本繁忙時段的運行頻率,導致乘客等車與乘車時間都延長。

將軍澳線在5月22日曾出現全線暫停逾5小時的情況。張欣宇表示,兩次事故性質不同,上次是因供電問題影響訊號系統,這次則是訊號系統本身的傳感器裝置出現問題,需要更換。他指出,今次不算罕見或嚴重事故,屬於機械或電子裝置中常見的「隨機性故障」,從技術角度來看,這類隨機故障無法完全避免,只能靠更換及加強保養來處理,未來或需整體升級訊號系統,但這樣的換代工程需要時間。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馮藹怡攝)

田北辰:港鐵正升級系統 但進展緩慢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解釋,現時的訊號系統主要依賴路軌上的硬體設備來傳輸訊號,由於列車長期震動或周圍環境影響,設備容易鬆動或損壞。儘管故障位置能快速定位,但在繁忙時段無法立即維修,導致列車被迫慢駛,進而拖累整條線路的運作。

田北辰表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港鐵正逐步將舊式系統升級為「無線列車控制系統」(CBTC)。CBTC通過無線訊號傳輸,無需依賴路軌硬體,但升級計劃進展緩慢,其中將軍澳線預計需等到2028年才能完成,荃灣線則有望於2026年落實。

將軍澳綫列車受阻。(蘇樂瑤攝)

談到事故導致大批市民受阻,張欣宇建議港鐵與運輸署應考慮在港鐵非停駛但運力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例如當班次縮減導致載客量力下降三分之一或以上時,也能夠靈活調動路面交通資源支援,提早啟動接駁車或其他替代方案。他指出,傳統應變機制只有在停駛或延誤超過20至30分鐘時才會啟動,但這次雖然沒有全面停駛,班次大幅縮減仍對乘客造成很大影響。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馮藹怡攝)

李世榮批政府不重視港鐵事故 促檢討監管機制

代表新界東南選區的民建聯議員李世榮亦認為港鐵需要強化應變機制。他批評政府對港鐵屢現事故未給予足夠重視,認為必須徹底調查並檢討監管機制,特別是查明機電工程署等部門是否有盡責。

李世榮提出四項建議:第一,儘快公開完整事故報告;第二,全面檢測訊號系統,並向公眾公開結果;第三,因目前應對做法仍然不足,所以要強化危機應對機制;第四,要重視審視將軍澳未來的交通規劃,尤其未來發展的「將軍澳137區」將新增約十多萬人口,若將軍澳仍只以一條鐵路出入,一旦出事,整區將會癱瘓。他建議政府至少增加更多巴士路線作為備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