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青當道是時代宿命? 核心問題:想他們成材還是在利用他們…

撰文:商務印書館
出版:更新:

近年社會上興起「廢青」一詞,似甚負面,但不少青年人仍不忌諱,甚至甘願自稱「廢青」。但你要當廢青,也不是說要當便當,實在要符合一些條件。據說一定要窮,不願返學、返工,只想旅行;經常慵懶,但又永遠不會早睡。這跟以前社會標榜的「傑青」要趕在40歲前取得社會認同的成就,可說大相徑庭。就算出於好意把「廢青」寫成「沸青」仍於事無補,因為社會變了,不是用字的問題。

速讀廢青當道背後原因…

+14

社會變了

青年人怎樣界定自己,怎樣運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當然與他身處怎樣的社會緊密相關。過去勞動力不足,小孩子也要當童工,根本沒有青年觀念。如今青年人有志難伸,或者遊戲規則已被界定至他們必輸無疑,他們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當然是「扮廢」。

如今青年人有志難伸,或者遊戲規則已被界定至他們必輸無疑,他們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當然是「扮廢」。(《愛回家》劇照)

有心人會說,社會仍有上流機會,我們有全民教育和公平的考試制度,青少年仍有可晉身專業人士的途徑。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幾個現實︰教育愈來愈有利富人,不利基層人士。雖然考試大體公平,然而富人的兒女可循更多不同途徑入讀優良的學府。在工作上,社會更有一種「識人好過識字」的廣泛共識。最要命的是,如果不是所謂專業人士,薪金會差一大截。面對步步高升的樓價,一些青年人真的會感到輸在起跑線,甚至感到連競技場都未能進入。

不過,仍有些人責備買不起樓的青少年經常旅行,不懂致富之道。的確,台灣、日本已成了部分港人逃逸的地方。但我們也要找出青年人(還包括中年人和老年人呢!)要經常出走,甚至說那些地方是他們家鄉的原因。或許是由於那些地方有香港逐漸消逝的生活精緻感和被尊重感。人們可以好好地在街上走,而不是人踏人腳,處處要提防被撞倒。我們在此時此地,人像貨物般移來移去,在港鐵車廂迫得連手機都拿不出來;學習則是每天的考試操練,像機械人一樣。我們清楚知道這不是幸福。

相關文章:【世代矛盾】年輕就是原罪? 當一蟹不如一蟹成永續時代議題…

+3

「佛系」思想

民生無小事,那麼貧富懸殊肯定是大事:貧無立錐之地。但所謂中產也窮得只剩下錢,花幾百萬買一間「劏房」,要樂在其中絕不容易,甚至認真就輸了。於是工作得過且過就算,想升職加薪嗎?反而保存自己精神,養生養性,才是上上之策。

這種就是現時流行的「佛系」思想,即「怎麼都行、看淡一切、無欲無求」。但它的更深層哲學來源,似乎是道家思維。道家代表人物莊子,身處極可怕的戰國時代,孟子形容為「率獸食人」。蔡元培曾說過,道家盛行「在不健全之時代,如魏、晉以降六朝之間是已」。魏、晉以降六朝之間也有其社會秩序,但道家卻抗議這種「秩序」,因為它是不健全、殘害人性,而且血淋淋的。

你要在這些可怕的時勢有所作為,大概只會扼殺自己的生命。莊子反而要我們在兩個字上做工夫︰「攖寧」。這出自〈大宗師〉,拂亂而定,在混亂中,在死生中,我們仍能保持心靈的平靜。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不近人情,無血性;但我細味莊子的話語,理解到這不是犬儒,不是漠不關心,而是不讓仇恨或怨憤殘害我們的本性。

這種就是現時流行的「佛系」思想,即「怎麼都行、看淡一切、無欲無求」。(香港網絡大典)

成才的殘酷

廢,換句話說,即是不成才。但成才就一定是好嗎?在〈逍遙遊〉中,莊子曾跟他的好朋友惠施討論這個問題。惠施批評莊子常說一些沒有管治者會採用的大話︰「我有一棵大樹,人家都叫它做樗。它的樹幹木瘤盤結而不合繩墨,它的小枝彎彎曲曲而不合規矩,生長在路上,匠人都不看它。現在你的言論,大而無用,大家都拋棄。」(陳鼓應語譯)

莊子說︰「你沒有看見貓和黃鼠狼嗎?卑伏着身子,等待出遊的小動物;東西跳躍掠奪,不避高低;往往踏進機關,死於網羅之中。再看那犛牛,龐大的身子好像天邊的雲,雖然不能捉老鼠,但它的功能可大了。現在你有這麼一棵大樹,還愁它無用,為甚麼不把它種在虛寂的鄉土,廣漠的曠野,任意地徘徊樹傍,自在地躺在樹下。不遭受斧頭砍伐,沒有東西來侵害它。無所可用,又會有甚麼禍害呢?」(陳鼓應語譯)

說大用的話和做有大用的人,都被判為「廢」。但廢只是不合社會的既定準則。合,當然有一點利,但卻不免被殘害甚至喪盡天良,或者用完即棄。這樣也許被判為「有用」,但又是否稱為「被利用」更貼切?

在某些時代,重點不在做到甚麼,而是不想做甚麼。(《愛回家》劇照)

在某些時代,重點不在做到甚麼,而是不想做甚麼。竹林七賢放誕不羈,不知所謂,就是為了不想去做官(對,不是為了做官)。退隱山林,不是消極,而是抗議。七賢之一的嵇康,就緊守原則,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卻得罪了司馬政權,受刑時只能感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要做廢青做得徹底,還是會有生命危險的。不知你是否懂得這則舊聞︰北海道美瑛町的哲學之木,本來也像樗一樣在無可有之鄉,然而在網絡時代卻吸引了過多遊客,為了拍照踐踏農地。最後,為了讓田地得保,哲學之木還是被砍了——道家花這麼多工夫思考養生保命是有理由的!他們不是消極,而是知道太積極會很危險。要改變青年人的思維,倒不如改變一下社會環境。

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社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後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瀦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延伸閱讀

(1)山田昌弘的《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用社會學的角度解釋為何年輕人被社會冷待。他指出,戰後嬰兒已屆退休年齡,政府都把注意力放在照顧他們之上。然而,青年人未工作賺錢卻已身負一堆學債,被迫進入低薪、低成就、低晉升機會的惡劣勞動環境,前途茫茫,一方面不被社會照顧,還要受社會嘲弄。
(2)香港導演張經緯的《少年滋味》(The Taste of Youth)是一齣讓香港年輕人發表心聲的紀錄片。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中有一位努力當義工的年輕人,在外在標準是一名有心人,但其內心卻十分空虛。主流傳媒總喜歡簡化故事,但靜心傾聽少年說話,才知道他們有更複雜的心事。片中的萬人音樂會,跟個人的剖白,實在是一大反差。但是,社會主流都愛前者而輕後者。

腦神經學家弗朗西斯.詹森(Frances E. Jensen)和艾米.艾利斯.納特(Amy Ellis Nutt)在《青春期的煩「腦」》(The Teenag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資訊,有助年輕人能夠「存活」︰首先,年輕人會比成年人更易上癮,故手機或者毒品的影響對他們尤其明顯;擁有同時處理多個任務(multi-tasking)的能力常被歌頌,但其實會破壞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情緒壓力對年輕人的影響會比成年人更深遠,他們也更有機會患上抑鬱。我們除了說年輕人荷爾蒙分泌轉變了,其實更應留意他們的大腦發展。年輕人,要好好的活!詹森也說,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是最高的。

以上內容節錄自《年青生活哲思20則》。

書名:年青生活哲思20則
作者:曾瑞明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本文獲「商務印書館」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愛回家】周嘉洛成TVB最年輕最佳男配角 上位快的人有這3個特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