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年輕、常運動都會發生心肌梗塞?3因素使心肌梗塞年輕化
台灣一名32歲年輕男性參加馬拉松比賽時,突然暈倒兩次,但他自述先前從未發生過類似情形,且平時不只常運動,更會定期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不理解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
醫師說明,若血管本身就有病變,就可能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突然惡化,而典型心絞痛是在運動或是情緒激動時會變嚴重,休息時會緩解。
相關文章:心臟病|盤點心肌梗塞9大前兆 3方法預防低鹽飲食、控制體重👇👇👇
台灣中醫大新竹附醫心臟內科醫師薛朝文說,台灣一名男性在參加馬拉松時,突然感覺頭暈,不久後隨即暈倒,在恢復意識短暫休息過後,原想著要以步行的方式完成比賽,卻又再次昏倒,被送至醫護站仍感到胸悶、呼吸喘。
病人經心電圖檢查,被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薛朝文表示,搶通血管病放置支架,病患目前已順利出院。
血管病變如不定時炸彈 醫:心肌梗塞年輕化
病患提到,自己並非首次參與馬拉松,過去也未發生過類似情形,平時運動除了跑步外,還會重訓,且每年都會進行健檢、定時攝取保健食品,不解自己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薛朝文指出,心肌梗塞雖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但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緊湊、作息失調,心肌梗塞的發生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即便是年輕常運動的人,也可能發生血管阻塞。
薛朝文說明,若同時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三高患者、肥胖、吸煙等高風險的狀況,更容易加速血管阻塞。但並非運動引發心肌梗塞,醫師說,若血管本身有病變,就可能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突然惡化,急性惡化的血管阻塞導致心肌梗塞,威脅到生命安全。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有何差異?(按圖👇👇👇)
相關文章:心臟健康|心絞痛、心肌梗塞有何分別?一文看清症狀、治療方法
運動讓胸悶、胸痛症狀更明顯 醫:心絞痛可及早被發現
薛朝文提到,個案剛好是在跑步時發作,而運動會讓阻塞的血管血流量比平常更少,胸悶、胸痛等症狀也會更明顯。他指出,典型心絞痛就是在運動或是情緒激動時會變嚴重,休息時會緩解。不過,運動對於心血管的健康仍有益處,能讓心絞痛更早被發現,也建議每週至少五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次中等強度運動。
急性心肌梗塞是血管突然完全堵塞,只靠藥物不一定能恢復血流。薛朝文建議,須由專科醫師判斷是否進行心導管手術,且常規的健康檢查不一定能發現血管阻塞,因為這類問題通常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如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或心電圖。
相關文章:護心|戒煙1年即降罹患心臟病機率?多運動戒糖6招助保持心臟健康👇👇👇
薛朝文提醒,即便是年輕人也不應忽略心血管健康,留意胸悶、胸痛等症狀,並考慮進一步就醫檢測,避免發生憾事。
延伸閲讀:
張口閉口都難受!顳顎關節症候群 3 大治療方法 恢復張口功能不卡關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