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壓力大、久坐加劇便秘問題!多吃5類食物有助穩定腸道功能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孤單地坐在馬桶上,等候便便要出不出的奮戰經驗,你有沒有?便秘是現代人常見的腸道問題,長期都這樣不順暢除了感覺不清爽,還可能提高罹患痔瘡、大腸憩室等疾病的風險。

台灣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姿綺提醒,便秘不是小事,應及早找出原因、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才能有效改善。

6妙招告別宿便(按圖看清👇👇👇)

+7

相關文章:便秘|大便乾硬要喝暖水?菠蘿黑木耳4食物減宿便依賴瀉藥腸遲鈍

壓力、久坐 加劇便秘問題

導致便秘的原因多元,最常見的包括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水分不夠、久坐缺乏運動,再加上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甚至某些藥物或慢性病也會影響腸道蠕動。而便秘也與性別、心理壓力及不良飲食型態息息相關。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廖誼青表示,女性比較容易便秘,如果是經常情緒低落、吃太少、纖維攝取不夠、水喝太少,也很可能會影響排便。有研究發現,攝取比較多的α-胡蘿蔔素和益生菌,可能有助於改善便秘。

纖維加水是基本功 蔬果豆類堅果全上場

鄭姿綺提醒,調整生活習慣才是改善便秘的根本,日常應攝取足量膳食纖維與水分,多吃豆類、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與堅果種子類食品,有助於穩定腸道功能。

最通便水果:火龍果、奇異果、木瓜

台灣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鄧堯州建議,民眾可以適量多吃如火龍果、奇異果、木瓜、熟香蕉等水果,有助於腸道蠕動、改善排便。

相關文章:【便秘】如廁3大坐姿邊個最易排便?4個穴位助腸胃蠕動防便秘 👇👇👇

+12

腸蠕動差恐加重便秘

台灣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許倍豪提醒,常會聽到便秘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就會好,其實不一定。因為有些它的成因並不是蔬果類,就是纖維吃的不夠多或水分喝的不夠多。有些成因是因為腸的蠕動太差,如果又塞了很多纖維要它消化,就形成類似塞車的效應,結果,吃愈多便秘愈嚴重。

腸道蠕動也需要油脂

台灣彰濱秀傳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歐金俊指出,不少病友以為吃很多蔬果就足夠,但若是油脂攝取不足會讓腸道潤滑度下降,造成排便困難。因此除了纖維與水,也要適量補充好油脂。

台灣彰化秀傳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安仁說,纖維會是形成良好糞便質地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大致把纖維分成2種:

- 一種是不可溶於水的非水溶性纖維,於是有排出原型食物形狀的情況,這一些葉梗、葉菜主要的成分是非水溶性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
- 一種是水溶性的纖維,通常是比較軟嫩、有膠質口感,例如秋葵、木耳、海藻類。它們會吸收水分,讓糞便變得更蓬鬆濕軟。

相關文章:消化不良|蛋黃紓緩腸胃炎助傷口癒合 營養師推5食物減腸胃不適👇👇👇

+6

腸躁症與功能性便秘患者 調整方法不同

腸躁症與功能性便秘是常見的腸腦互動障礙,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特定食物可能誘發腸胃不適,因此透過飲食與營養調整,有助改善腸道症狀。廖誼青指出,在腸躁症與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某些全食或植物來源的功能性食物可能有助於改善腸道症狀。其中無花果和奇異果可能影響腸道菌群、短鏈脂肪酸的產生,調整糞便的型態跟重量,進而改善腸道症狀。

延伸閲讀:

腹脹以為便祕 竟切出2.5公斤脂肪瘤和息肉!醫揭3大警訊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