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基督徒褻瀆伊斯蘭教被判死 法院推翻裁決激起示威

巴基斯坦基督徒褻瀆伊斯蘭教被判死 法院推翻裁決激起示威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巴基斯坦一名女基督徒因涉褻瀆伊斯蘭教而被判死刑,當地最高法院周三(10月31日)推翻判決,引發大規模示威。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警告,當局將對任何長期封鎖的街道採取行動。

育有4名孩子的比比(Asia Bibi)於2010年被判死刑,是首名在巴國嚴格的褻瀆法下被判絞刑的女性。2009年,比比在農田工作期間,一名共事的穆斯林女子指比比身為非穆斯林不應觸碰水杯,因為比比的信仰,她用過的水杯即變得不潔淨。該名穆斯林女子後來向教士報告事件,指比比褻瀆先知穆罕默德,但比比一直否認指控。

首席法官尼薩爾(Saqib Nisar)在判詞中引述《古蘭經》表示,寬容是伊斯蘭教基本原則,並指伊斯蘭教譴責不公正和壓逼。法官認為指控比比的證據不允足,因而判比比無罪釋放。

判決引起大規模示威,其中伊斯蘭政黨Tehreek-e-Labaik的支持者隨即譴責判決,並封阻主要城市道路。他們於首都首都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拉合爾(Lahore)等城市示威抗議,又向警察擲石。政黨其中一名創辦人Muhammad Afzal Qadri更聲言,應殺死三名負責判決的法官。

總理伊姆蘭汗周三晚在發表電視演說,支持法院判決,同時警告伊斯蘭份子不要擾亂國家。

(綜合報道)

印尼一TikTok用戶因要求耶穌剪短頭髮 被判處近3年監禁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印度尼西亞一名TikTok用戶因在直播中對着手機上的耶穌照片「說話」,並要求耶穌剪短頭髮,被判處近三年監禁。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塔利薩(Ratu Thalisa)是一名擁有逾44萬粉絲的穆斯林變性人。在一次直播中,她回應了一條建議她剪短頭髮以顯得更男性化的評論,隨後引發爭議。多個基督教團體隨即對她提出指控。

周一(3月10日),蘇門答臘棉蘭一家法院裁定塔利薩違反《電子信息與交易法》(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ransactions,簡稱EIT),並判處她兩年10個月監禁。法院認為,她的言論可能擾亂「公共秩序」和「宗教和諧」,因此判她犯下褻瀆罪。此判決引發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團體的強烈譴責,認為這是對言論自由的嚴重打擊,並呼籲立即撤銷判決。

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部執行主任哈米德(Usman Hamid)指出,政府不應利用EIT懲罰公眾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論。他強調,儘管印尼應禁止煽動歧視、敵意或暴力的宗教仇恨,但塔利薩的言論並未達到這一程度。哈米德呼籲印尼政府推翻判決,確保塔利薩立即獲釋,並對EIT中的爭議條款進行修訂,特別是那些將「不道德行為」、「誹謗」和「仇恨言論」視為犯罪的條款。

EIT於2008年頒布,2016年修訂,旨在保護個人在網絡空間的權利。但這項法律長期因可能威脅言論自由,而受到人權組織、媒體團體和法律專家的批評。據國際特赦組織統計,2019年至2024年期間,至少有560人在行使言論自由時被指控違反此法,其中421人被定罪。

近年來,印尼已發生多起因社交媒體內容而被判「仇恨言論」或「褻瀆罪」的案件。2023年9月,一名穆斯林女性因發布一段在吃豬肉前念誦伊斯蘭語句的視頻而被判兩年監禁;去年,一名TikTok用戶因發布涉及古蘭經的問答視頻而被拘留。

2023年9月,一名穆斯林女性因發布一段在吃豬肉前念誦伊斯蘭語句的視頻而被判兩年監禁。(X平台)

雖然印尼有佛教徒、基督徒和印度教徒等宗教少數群體,但穆斯林占絕大多數。因此,大部分涉嫌違反EIT的案件通常涉及宗教少數群體被指侮辱伊斯蘭教。塔利薩的案件則較為特殊,因為這是一起穆斯林被控發表針對基督教仇恨言論的案件。

檢察官曾要求判處塔利薩四年以上刑期,並已對最新判決提出上訴。目前,塔利薩有七天時間對判決進行上訴。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