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特區政府亦已發出兩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14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自動車測試進展良好,計劃在未來5個月內批准自動車提升駕駛時速至50公里,並期望未來一至兩年,自動駕駛服務可在個別社區正式投入運作,長遠目標是發展自動車商業應用,包括網約車。
陳美寶又透露,資助企業或機構研究和應用與車輛相關創新科技的智慧交通基金,迄今已撥出1.7億元資助自動车及車聯網項目。
尚海龍指測試項目「起身夠早,但無喝到頭啖湯」
政府自2017年起在科學園等地點推行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去年3月實施新的自動車駕駛規管制度,並於年底批出兩個先導牌照。選委會議員尚海龍評價政府在自動車試驗與推廣方面「起身夠早,但無喝到頭啖湯」,並質詢是否有評估自動車相關項目測試成效、兩個自動車先導牌照和12輛自動車測試進展如何、是否為自動車網約車平台制定立法規管框架。
會上多名議員質疑政府推動自動駕駛車輛研究應用的速度過慢。新民黨李梓敬指不滿科學園到大學站測試項目的進度,又問:「為何世界各地自動車發展測試如火如荼,但香港只有12部車在試驗?」
陳美寶回應稱,科學園測試項目有三個複雜迴旋處,其中有兩個連續迴旋,「人駕駛也不容易」,但機場島內自動車已經試驗到可通過兩個迴旋處,科學園項目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批出申請。
田北辰關注技術發展:自動車如何與人動車塞位過紅隧
兩個自動駕駛先導牌照測試地點分別為赤鱲角國際機場與西九文化區。實政圓卓田北辰提到,曾在機場試乘自動車,當時員工表示「一輩子都不會普及商業化」。他自動駕駛技術提出疑慮,懷疑人動車和自動車分享路面很難實現,因為「人很容易欺負自動車」,例如超車、塞位。他舉例指:「自動車是否能做到和人動車塞位過紅隧?」
實政圓桌田北辰在社交平台表示,2元乘車優惠多年來「存在嚴重缺陷」,樂見政府採納政黨意見。(田北辰Facebook) 陳美寶以自身經歷稱,幾年前第一次在科學園接觸自動車,車速低過20公里,有單車經過會急煞停,如今的自動車車速能提升至50公里,亦能結合車身鏡頭、雷達、人工智能,用車聯網識別路邊基建。她表示,自動車駕駛技術已經進階,未來要儲多點數據、做多點測試,進一步優化。
陳美寶:將在東涌市區進行商業化測試
香港新方向張欣宇問是否可申請出租汽車許可證去進行自動車商業運作和載客。陳美寶認同自動車用作出租車的可行性,「自動車運用到出租車可以填補公交的第一程和最後一程中的接駁路程」。她形容,自動車在商業領域進行發展是中心思想,在接下來的相關立法建議及框架釐定中,會將該發展趨勢包含在內。她又表示,未來會在特定路線進行商業化測試,如在東涌市區會進行載客試行。
選委會議員陳紹雄就自動車商業化保險安排提出疑問,指保險公司或會對保險條件和保額有更嚴格要求,對自動車普及造成障礙。陳美寶表示,將在堅持保險原則的基礎上,以數據和科學為本,與保險監管局及相關業界探討保險如何配合自動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