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ta罷工︱元朗區40名外賣員罷工 反駁公開信稱區內搶單佔多數
Keeta外賣員本月多次在全港多區發起罷工,抗議平台降低單價、實行優先派單機制,以及推行搶單制度。今日 (28日)Keeta向外賣員發公開信作出回應,但外賣員似未接受相關說法,今午元朗區有約40名Keeta 外賣員按原定計劃罷工,並持口號繼續抗議。
外賣員張生讀畢公開信後,即場指元朗區外賣員大多數以搶單為主,並非Keeta所言搶單僅作輔助,直言司機搶單很危險:「又要顧電話、又要揸車、又要趕時間。」張生又提到,不少外賣員因要趕緊處理Keeta派出的「孖單」而發生意外,更指有時甚至需要同時處理3至4張單。時間少,訂單多,大大增加外賣員送外賣時的危險。張生指區內甚少外賣員會參加K GO計劃:「唔係好多人鍾意,冇人會自動申請減人工。」

Keeta在公開信提到現時派單模式佔所有訂單近9成,搶單列表僅作為輔助,佔訂單比例甚少。張生不認同,指由於元朗區外賣員人數多,普遍均以搶單為主。至於「孖單」則由Keeta派給外賣員,「(本身)都幾低人工,無端端加多張單,本身兩張單都唔夠時間,你仲要等(拿外賣),其實第二張(單)已經遲」。外賣員遲到會失去準時獎金,張生指有外賣員為及時完成訂單,不幸發生車禍,「佢哋都唔想撞車,大家都係想搵錢」。
即使外賣員可自主拒絕「孖單」,但外賣員擔心此舉會影響往後派單率,張生坦言寧願取消「孖單」機制。
而根據Keeta介紹的K GO計劃,參與的外賣員每張單的服務費相比未報名計劃的同類訂單服務費有小幅調減,但整體訂單密度會更高。較早前參與罷工的外賣員關注組人士控訴此舉為「向下競爭」,要求取消計劃。
張生表示,元朗區內甚少有電單車外賣員參加此計劃,甚至有電單車外賣員體驗完計劃後選擇退出,他說:「以我所知,唔係好多人鍾意,冇人會自動申請減人工。環境差而大家減啲都合理,但你唔會專登申請減(單)價。」又指會參加的主要為騎單車的外賣員。張生估計,對比參加K GO與不參加的外賣員,若他們一個月內接到相同數目訂單,參加者的人工會減少約2至3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8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議香港外賣員香港外賣員得不到各項勞工保障等質詢。孫玉菡表示已經成立聯絡小組,探討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方案,成員包括政府、平台公司、勞工團體。此外,孫玉菡指會繼續留意內地及其他地方有關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措施,研究如何因應本地情況擬定合適政策。政府正研究如何保障平台工作者權益,考慮立法形式處理,重申今年內提出方案,另外亦表明並非修例讓所有平台工作者均成為僱員身份。
Keeta今日(28日)Keeta向外賣員發布公開信解釋爭議。信中指到在過去一個月共與送遞員進行了16次面對面交流,指其意見會作為改進產品和服務的依據。Keeta表示,收到送遞員對搶單列表的意見以及使用上的安全憂慮,公司將逐步改善產品設計,確保送遞員能夠更安全地使用該功能。
信中亦提到,Keeta現場派單模式佔所有訂單接近9成,搶單列表僅作為輔助,佔整體訂單數量比例非常小。
另外,就較為爭議的「K GO」優先派單機制,Keeta表示機制旨在為願意投入時間頻密接單的送遞員提供合適的工作模式,提高送遞員接單量,顯著增加送遞員收入;另外K GO計劃以易送訂單為主,參與的送遞員在同一時段內獲派的訂單密度較高、距離較短,送遞員加入後整體收入增加逾2成。
至於因疊單(又稱「孖單」)問題送遞員導致遲到而失去準時獎金,Keeta表示會持續優化路線規劃,定期檢視送遞路線個別異常情況,持續提升送遞方案及路線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