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官員違規吃喝變「不敢吃喝」 央媒發聲:不是一陣風不能一刀切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10名幹部在學習教育期間違規吃喝、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通報指河南5官員共飲用4瓶白酒,1人於當日下午死亡。
事件引發內地高度關注。今年,內地官方加大反腐力道,整治違規吃喝,但卻有地方「層層加碼」,令其演變成「禁止吃喝」。針對各地具體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新華社、人民網、求是網三大央媒發佈評論文章,批評地方一刀切、形式主義的行為。

官媒《人民網》周二(17日)發文,批評把「禁止違規吃喝」等同於「禁止吃喝」是懶政,也是不計民生地盲動蠻幹,讓商家失了生意,也讓民生煙火黯淡。
文章指出,集中整治違規吃喝是為防住腐敗,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而不是防住人間煙火。從來只有禁止違規吃喝,沒有所謂禁止正常吃喝。一切的整治措施,都是通往這個目標的「橋」和「船」,而不是簡單地禁止正常餐飲,「不計民生地盲動蠻幹」。
文章進一步強調,正常餐飲是民生的底色、人性的溫度、經濟的脈搏。2024年,中國餐飲收入超過5.5兆元人民幣,撐起逾3000萬名從業者的飯碗;街頭巷尾的特色店、闔家團聚的聚會飯、朋友小聚的大排檔,本就是生活日常與市場活力的體現。而本該精準的「手術刀」,在一些地方成了「亂揮的大錘」,凡聚餐就審查、凡宴請就干預,搞得普通黨員幹部吃飯戰戰兢兢。這些「層層加碼」看似積極作為,實則是「懶政思維」下對政策的誤讀,對民生的漠視,用簡單粗暴代替精準治理,拿形式主義掩蓋能力短板
違規吃喝被層層加碼變「禁止吃喝」 官媒批懶政:讓民生煙火黯淡
新華時評:整治違規吃喝,不是一陣風不能一刀切
新華社則指出,違規吃喝不是無傷大雅的小事小節,而是關係黨風政風、人心向背的大事。「表面看是一頓飯、一場酒,實質是貪腐問題的導火索,表面看是沒管住嘴,實質是沒守住心。」
評論指出,違規吃喝不是促進發展的潤滑劑,而是可能產生權力尋租和利益輸送的溫床,長久來看破壞正常的營商環境,最終會導致資源錯配,降低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我們要的是高質量發展,絕非大吃大喝維持的虛假繁榮。違規吃喝不是紀律鬆綁的藉口,在黨紀國法和各項規章制度面前,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特殊』『例外』,不能把『業務需要』作為違規吃喝的擋箭牌。」
文中提到,同時必須注意,整治違規吃喝的核心是「違規」,而不是吃喝本身。主體是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是否「違規」,黨紀黨規方面主要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務接待、商務招待等規定,公職人員管理層面主要看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
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禁酒令」,其核心始終是規範公務行為、嚴明紀律紅線,而非一刀切阻絕正常人際交往。黨員幹部有正常私人交往的權利,前提是要守住「不影響公務」「不影響廉潔」的底線。
公職人員24小時禁酒、聚餐控制三人以內、餐費必須AA……當前有一些對整治違規吃喝的歪曲解讀,必須予以警惕。實事求是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各地各部門在整治違規吃喝過程中,務必將實事求是挺在前面,注意區分違規吃喝和正常餐飲消費,準確運用「四種形態」,達到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整治違規吃喝同進行正常消費、促進市場繁榮並行不悖,要注重治理的方式方法,依規依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不得影響餐飲行業正常經營和群眾正常消費,不得違背政策搞一刀切、層層加碼。
整治違規吃喝,既不能「走神」更不能「散光」,有的放矢才能求得實效。以優良作風凝魂聚氣、凝心聚力,必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清朗強大的精氣神。
求是網:禁違規吃喝,不是禁正常餐飲
求是網則提到,違規吃喝被嚴肅查處,核心在於「違規」二字——那些隱藏在吃喝背後的貓膩才是要害。有的黨員、幹部在豪華包間里「酒杯一端、政策放寬」;有的假借公務接待之名,行公款吃喝、奢靡享樂之實;有的「不吃公款吃老闆」,在觥籌交錯中利益交換;有的借吃喝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
這些變味的飯局,絕非單純的「吃喝」,而是權力尋租的「敲門磚」、腐敗滋生的「催化劑」、違紀違法的「導火索」。若任由吃喝歪風蔓延,勢必嚴重破壞黨風政風、損害黨的形象、侵蝕群眾信任。黨中央三令五申、重拳出擊,正是為了清除這些隱藏在「吃喝」表象之下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清風正氣和人間煙火,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從「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溫情邀約,到「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淳樸情誼,飲食向來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傳遞著質樸的人情溫暖。
正常的餐飲活動,既是親友團聚的溫馨時刻,也是商務往來的必要環節,更是人間煙火氣的重要體現。整治違規吃喝,不是要撲滅飯桌上的煙火氣,而是要清除飯局里的歪風邪氣,讓餐飲回歸本味、讓交往回歸純粹。當前個別地方為規避風險,將餐飲活動「一禁了之」,實則是懶政思維和形式主義的表現,不僅干擾黨員、幹部正常工作生活,也給餐飲行業帶來不必要的衝擊。
如何既剎住歪風邪氣,又守住人間煙火?考驗監督執紀的精度與溫度。一方面,「鐵規矩」不能破。對花樣翻新的公款吃喝、隱形變異的利益輸送,必須保持高壓態勢,對頂風違紀者動真格、出重拳,露頭就打、絕不姑息,堅決防止「吃喝風」反彈回潮。另一方面,「人情味」不能丟。應從接待標準、費用來源、參與人員關係、用餐場合及目的等方面綜合判斷,精准區分違規吃喝和正常餐飲,保障合規的公務接待、工作餐敘,尊重親友間的正常人情往來,避免干擾正常餐飲活動。
讓違規吃喝無處遁形,讓餐飲回歸純粹溫情,才能實現清風正氣與人間煙火相互滋養、相得益彰,讓社會既清風拂面又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