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座爭議|台灣改制不再長者優先 醫生批盲抄日本:老人有需要

關愛座爭議|台灣改制不再長者優先 醫生批盲抄日本:老人有需要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台灣博愛座(港稱關愛座)讓座常引發爭議,立法院昨初審通過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

衛福部長邱泰源更提到,此次修法參考英國、韓國及日本,有實際需求者優先使用。但醫生、時事評論家沈政男認為違反超高齡社會潮流,怒批是邯鄲學步、自廢武功。

關愛座爭議|台灣改制不再長者優先 醫生批盲抄日本:老人較需要(01製圖)
關愛座爭議|台灣改制不再長者優先 醫生批盲抄日本:老人較需要(01製圖)

稱博愛座本質上就是「老人座」 點圖放大看看沈政男的意見:

+17

沈政男指出,博愛座的語意強調同理心與憐憫心,優先席則是冷冰冰的個人主義,格調相差甚大,竟然邯鄲學步,改掉自己比較好的用語;況且「優先席」是日文,怎麼直接講別人的話,對自己的博愛座3個字就這樣棄之如敝屣。

此外,日本的「優先席」有畫四個圖案,翻成文字就是老弱婦孺,而且不只大眾運輸,連電梯也要禮讓給老弱婦孺。但台灣學了「優先席」卻把老弱婦孺給刪了,尤其超高齡社會到來,口口聲聲要做好因應,竟把明文規定的長者優先權刪掉了。

他進一步表示,「優先席」的意思,就是要官方講出優先順序,但修法後改成「其他有實際需要者」,有講等於沒講,等同把「優先」二字的意涵丟給民眾自行角力,根本是立法怠惰,恐怕也無助於減少博愛座讓座糾紛。

而博愛座,本質上就是「老人座」,因為人老了就比較沒辦法久站,這是生物學、醫學與生活常識,卻因為幾個年輕人被罵,就要把「老人座」改掉,還有團體附和能去除對老人家的偏見,那過去所主張的一切老人福利,根本也都是歧視了。

沈政男說,人老了就是比較需要座位,博愛座就是保留給搶座位不如年輕人,也不好意思向他人討座位的長輩,這種精神在超高齡社會不只不該刪除,反而應該更加強調!結果是,台灣反其道而行,乾脆改成「我認為自己應該優先席」好了。

如今把博愛座改「優先席」是自廢武功,但還有補救之道,他建議可以比照英國,發行「優先席卡」,然後鼓勵有需要的人申請,領到的人就帶在身上,如果不好意思開口,或者有爭議的時候就亮出來,沒有的人就該讓座,也可減少讓座爭議。

【延伸閱讀】女乘客沒坐關愛座卻被「正義男」要求讓座給老人:還用手機對著我(點圖放大閱讀):

+16

延伸閱讀:

冷心低壓逼近周末前防大雷雨 下周熱帶擾動可能趨向台灣以東海域

大台北高溫上看38度!午後雷陣雨熱區擴大 7月初可能有颱風接近台灣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