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自殺死亡創03年以來新高 中年男性高風險 受失業經濟差困擾

去年自殺死亡創03年以來新高 中年男性高風險 受失業經濟差困擾
撰文:陳穎欣
出版:更新: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日(12日)公布,去年本港錄得1138人自殺死亡,是自2003年以來最高,其中男性佔67%。以十萬人計的自殺率則為15.10,按年上升0.55,變化不大。不過,30至39及40至49歲的男性自殺個案顯著上升,去年自殺率分別達24.38及27.46。

協會指男性是自殺高風險群組,其中30至49歲男士普遍是家庭支柱,長期受傳統性別角色期待及標籤影響,估計去年經濟轉差及失業等問題,令中年男性精神健康面臨一定壓力。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日(12日)公布2024年自殺死亡分析報告。(陳穎欣攝)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日(12日)公布2024年自殺死亡分析報告。(陳穎欣攝)

2024年1138人自殺身亡 67%為男性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公布年香港自殺死亡統計分析報告,去年錄得1138人自殺身亡,是自2003年以來的新高,當中67%為男性。整體自殺率15.10,即每10萬人就有15人自殺,按年上升0.55,平均每日死亡人數為3.12人。

按年齡層分析,20至59歲人士佔比達55.2%,其次為年滿60歲人士,佔41.5%。如果再細分,70歲或以上的自殺死亡數字最高,錄得272宗,佔整體23.9%(272宗)。

30至49歲男性自殺率升幅顯著 料因工作壓力

30至39歲及40至49歲自殺率,亦創下8年新高,當中男性自殺率升幅尤其顯著。30至39歲男性自殺率由2023年的19.1升至2024年的24.4,40至40歲則由22.1升至27.5。

雖然輕生的人以男性為主,但求助者僅為女性約一半。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理事會主席黃瀚之表示,男性求助人主要因香港經濟環境轉差、失業及家庭問題,精神受困擾。他提到今年首半年收到588個求助電話,有164人是受經濟問題困擾的中年男性。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理事會主席黃瀚之認為社會大眾的性別標籤導致男性較少向外界尋求情緒幫助。(陳穎欣攝)

協會:傳統性別角色期待加重男性心理壓力

黃瀚之認為社區缺乏對中年男性的支援,他們長期受傳統性別角色期待、工作壓力以及家庭責任影響,加劇了心理健康問題。他又稱社會大眾普遍有性別標籤,認中年男士應該要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亦有男士「有淚不輕彈」的核板印象。如果大眾欣賞有勇氣站出來、坦誠分享自己有情緒壓力的男士,可以鼓勵他們尋求幫助。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寶姬回應,若求助者真的備受經濟問題所困擾,防止自殺會除了提供情緒支援外,亦會轉介至其所住區域的家庭服務中心及失業援助機構。她又說想讓受助者知道,若有任何狀況出現,都可以踏出第一步,尋找他們幫忙,再由他們評估,轉介去解決。

總幹事暨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寶姬認為就算是面對經濟困難,只要求助者能踏出第一步,協會都可以透過轉介支援。(陳穎欣攝)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