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寒」不太冷 勿吃太溫熱食物 注重運動勿過量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是日小寒,是農曆24節氣中全年最低溫的節氣之一,但天文台預計今日(5日)市區氣溫最高達攝氏23度,貼近2016年屬小寒溫度歷史高位的攝氏24.3度。但下周一起氣溫會逐步下降,至周五(13日)或跌至攝氏13度。
小寒不再寒,有中醫師教路,市民要適當調節飲食、休息、運動等的生活習慣,例如可宜吃溫性但偏平的食物、忌吃沙律等生冷食物、勿做過份劇烈的運動等,避免患感冒和養生度過冬天。

栗子、黑豆、黑木耳、陳皮都適合市民在冬天食用。(資料圖片)
香港市區9天天氣預告。(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小寒是農曆24節氣曆象中全年最低溫的節氣之一,但今個小寒不再寒。根據香港天文台截至昨日(3日)下午預計,今日氣溫介乎攝氏19至23度,部分時間有陽光,或貼近去年小寒溫度的歷史高位24.3度。天文台預計其後氣溫會於下周一(9日)起逐步下降;到下周二、三會有一兩陣雨、早上清涼;至周五有機會跌至13度,吹4至5級的東北風。

1) 小寒宜進食溫性食物養腎驅寒

以栗子(圖)及菜乾、淮山煲湯,有健脾固腎、補益五臟之效。(資料圖片)

小寒象徵將漸入天寒。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節氣曆象中,小寒的天氣一般較陰冷晦暗,陰氣上升使人體陽氣閉藏,因此小寒有「冬藏」的概念,意指樹枝上的樹葉枯落後將營養藏於樹根,處於休眠狀態,故養生食療的原則以「藏熱量」為主,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彭明慧續說,冬季時節腎機能強健,可調節機體適應寒天,所以冬日養生需養腎防寒,在日常飲食中宜吃溫補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鹿茸;益腎性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補腎食物如合桃、栗子等。

但由於香港氣溫偏暖,彭明慧指未必適合吃溫性太強的鹿茸、羊肉、當歸等食物;較平性的菜乾、淮山等材料成為好選擇,彭明慧特別推介菜乾淮山栗子排骨湯,指它適合不同體質人士、包括可讓孕婦進食,在冬日健脾固腎、補益五臟。

【菜乾淮山栗子排骨湯】

    材料:菜乾2両、淮山5錢、栗子4両、生薑3片、陳皮1角、排骨10両

    備註:選材用排骨,用意「以骨補骨」,骨乃由腎所主。

    煲法:

(1)    菜乾浸洗去沙

(2)    排骨汆水

(3)    果皮浸軟刮囊待用

(4)    栗子去殼去衣

(5)    湯煲內加入約3公升水

(6)    大火煲滾後,加入所有材料,待水再滾後轉中小火熬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2) 「小寒」不寒增染「疫病」機會 不宜多吃沙律

中醫師指,寒冷天氣不宜吃沙律等生冷食物。(資料圖片)

這個「小寒」不太冷,彭明慧指,中醫有「非其時而有其氣」的說法,即應該冷的日子不冷,應該熱的日子卻不熱,這些日子易生「疫病」,即現代說法的流行性感冒。彭續說,近月日夜溫差大,因此診所接收到很多出現氣管敏感的患者求診,他們大多忽略了氣管保養,如早上外出時未穿上足夠衣服應付晚上的氣溫、寒冷時亦未有戴上頸巾,並且吃了「生冷」食物刺激氣管。彭解釋,很多嗜素市民喜歡在冬天吃沙律,但未有煮熟的蔬菜寒性較強,其實與汽水和雪糕一樣同屬「生冷」食物,不利氣管健康,提醒市民要密切留意天氣轉變,以調節穿衣和飲食。

3) 「冬主封藏」重休息 不適宜做劇烈運動

市民宜按自己體質在冬日做適量的日常運動,如每日30分鐘帶氧運動。(資料圖片)

「冬季就相當於一天中的夜晚」,彭明慧提醒,要順應冬季晝短夜長的規律,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如夏季習慣晚上12時睡、早上6時起床的市民,可考慮延長睡眠時間至晚上11時睡,翌日早上7時起床,以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中醫亦有「冬主封藏」的概念,彭明慧建議,冬日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過度運動容易令身體變虛,沒有足夠的能量應對春季來臨。她建議,市民按自己體質在冬日做適量的日常運動,如每日30分鐘帶氧運動;若運動後感到很疲累、暈眩甚至虛脫等,就要小心是過度運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