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俄羅斯總理率團5月23日出席上海俄中商務論壇

英媒:俄羅斯總理率團5月23日出席上海俄中商務論壇
撰文:房伊媚
出版:更新:

英媒5月16日引述知情人士稱,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23日會率團到上海出席俄中商務論壇(Russia-China Business Forum)。

英媒5月16日稱,預料是次俄中商務論壇會突顯在西方國家通過制裁措施、切斷俄羅斯與全球市場以及關鍵供應鏈的聯繫後,中國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支持日益增強。報道指,俄烏戰爭已持續逾1年,俄羅斯對北京的經濟依賴日漸增加。

報道稱,俄中商務論壇的計劃草稿顯示,俄中計劃增加在農業、交通、能源、工業、科技方面的經濟合作。

米舒斯京的發言人沒回應報道內容。

習近平抵達俄羅斯將晤普京 學者:冀鞏固中俄合作共同制衡美國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5月7日起訪問俄羅斯,他當日在俄國報刊發表文章,強調中俄要共同抵制任何干擾破壞兩國友誼和互信的圖謀。受訪學者分析,習近平希望藉由這次訪問,鞏固中俄合作,以共同制衡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lad Trump,又譯川普)上任後強勢推動俄烏停火,甚至不惜要求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被解讀為有意藉此「聯俄制中」。

習近平7日應邀前往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預計8日將與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舉行會談,隔天將出席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屆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也將參加閱兵式。

圖為2025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俄羅斯莫斯科機場。(REUTERS)

出訪前夕,習近平在《俄羅斯報》(Rossiyskaya Gazeta)發表署名文章回顧中俄在二戰時期「並肩作戰、相互支援」的歷史,強調當前人類再次站在團結與對抗、共贏與零和的十字路口,呼籲汲取二戰教訓,堅決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

文章更提出,應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維護戰後國際秩序與聯合國權威,並指中俄作為二戰亞洲與歐洲主戰場的核心力量,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決定性貢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文章並稱,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習近平與普京2024年10月23日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峰會(REUTERS)

此外,文章特別以兩個段落論述台灣問題,主張《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均確認中國對台主權,不容置疑、挑戰;並強調「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文章又說,中俄在核心利益上始終堅定互相支持,俄方多次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堅定支持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統一採取的一切舉措。中方對此高度評價。

文章最後重申,中俄關係「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制於任何第三方。雙方要共同抵制任何干擾破壞中俄友誼和互信的圖謀,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高浪急所擾,以中俄戰略協作的確定性和堅韌性共同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3年5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俄羅斯國旗在歡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的儀式上飄揚。(Reuters)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習近平這次訪俄並出席紅場閱兵,顯示在特朗普的衝擊下,中國希望中俄關係能夠不斷得到維護和發展。 「中國現在一定要加強鞏固中俄友好合作,這是中國制衡美國對中國戰略打壓的一個必要手段。」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魏百谷受訪時則認為,中美雙方近期圍繞聯大2758號決議詮釋權爭議不斷,不排除這次中俄領導人聯合聲明納入對中方論述的支持,藉此展現聯合國安理會兩大常任理事國的話語權。

2023年10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論壇,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合照。(REUTERS)

關於習近平這次訪俄的行程,俄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6日表示,普京和習近平將在8日舉行會談,先以小範圍內進行,隨後舉行擴大會議。會談期間將討論所有的經濟和能源問題,包括「西伯利亞力量二號」天然氣管道。

烏沙科夫透露,正式會談結束後,普京和習近平將向媒體發表聲明,並在之後舉行的茶敘期間探討兩國合作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 「包括烏克蘭問題、俄美關係,以及所有可以想到的問題。」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