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俄烏戰爭讓中國侵台計劃受挫

希拉里:俄烏戰爭讓中國侵台計劃受挫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5月20日表示,由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發起的烏克蘭戰爭,讓中國攻打台灣的野心受挫。

希拉里20日接受英媒訪問時稱,由於普京未能迅速佔領烏克蘭,她覺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重新評估對台灣的策略。

她之前認為,習近平鞏固國內權利後的3至4年內,會對台灣展開行動。

希拉里還警告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下一次選舉中再次當選,將是烏克蘭和美國民主的終結。她不認為特朗普能在2024年大選中勝出。

目睹烏克蘭外交失事 賴清德只剩這一點比澤連斯基「幸運」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白宮的會談破裂,這戲碼猶如一場國際政治的真人秀,讓世人得見「特式談判」的殘酷現實。橢圓形辦公室內,澤連斯基本想爭取更多安全保障,卻因應對失據、缺乏談判籌碼,被特朗普與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當場羞辱,最終狼狽離場。對烏克蘭而言,這場會談無疑是一場災難,而對台灣來說,這場「外交失事」更是血淋淋的警示。

細究澤連斯基的外交挫敗,源於他對美國仍抱有過去那種「道義聯盟」的幻想。過去三年來,烏克蘭仰賴西方國家提供軍援與財政支援,誤以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是出於「民主價值」的堅持。然而,當特朗普再度登上權力舞台,他的「美國優先」政策讓這種虛幻的道義支撐瞬間崩塌。特朗普清楚表明,他不願再為烏克蘭提供無條件的資源,而是希望將美國利益與烏克蘭資源綁定,透過共同開發烏克蘭的礦產,作為交換。然而,澤倫斯基卻認為這還不夠,最終導致雙方破局。

2025年2月28日,美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在華盛頓特區白宮,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會談時發表講話。(Reuters)

事實上,特朗普從來不是一個願意無條件給予援助的政治人物。他的談判規則清晰明確:「美國利益第一」、「別想佔美國便宜」、「拿東西來交換」、「欠美國的錢趕快還」。在這場會談中,特朗普展示了他的經典談判風格,先由副總統萬斯擺出強硬態度,施加壓力,然後自己再扮演「交易完成者」的角色。然而,澤連斯基顯然沒有洞察這一套,他試圖用「美國背叛烏克蘭」這種情緒攻勢來「感動」特朗普,殊不知,特朗普對這一套毫無興趣。當澤連斯基露出雙手抱胸的防禦性姿勢,這已經不是談判,而是洩露了他的無助與徹底敗北。

烏克蘭今天的困境,無疑讓台灣看得膽戰心驚,領會什麼叫做唇亡齒寒。台灣長年依賴美國的軍事與外交支持,然而,當烏克蘭這個「歐洲前線盟友」都被特朗普視為毫無籌碼的棄子,那麼台灣又憑什麼相信,美國會無條件力挺台灣到底?畢竟,烏克蘭身後至少還有一眾歐洲國家願意發聲支持,但台灣呢?美國若抽身,台灣能依靠的盟友在哪裡?

更值得玩味的是,澤連斯基至少還有資格踏進白宮,試圖與美國談判,但台灣的賴清德連這個機會都沒有。過去台灣政客總以為,美國是「民主盟友」,只要高喊「民主、人權、自由」,就能換取支持。然而,從特朗普對待澤連斯基的態度來看,這種「情緒勒索」根本行不通。特朗普是一名「愛國商人」,交易可以談,但前提是必須有籌碼,而不是只會靠嘴上喊喊價值觀。

綜觀特朗普的盤算其實很明確,他要的不是讓烏克蘭贏,而是讓俄烏戰爭停火,進而促成戰後經濟重建,讓美國能在其中扮演主導性的關鍵角色。對他而言,先與普京談,比與歐洲各國或澤連斯基談來得有效率,畢竟俄羅斯的決策權集中在普京一人身上,而烏克蘭則受限於歐洲各國的不同立場,難以快速協商。特朗普這招「激將法」,逼得烏克蘭與歐洲各國加快整合談判,若澤連斯基能夠適時拿出條件,或許還能換取部分利益,但他選擇了硬碰硬,結果不僅失去了美國的支持,還落得外交孤立。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為美國尋得一個迅速下莊的機會,如見歐洲各國在特朗普介入停火談判之後,又開始爭相表態想要主導,那麼烏克蘭想要的安全保障,相關責任等同轉嫁回給歐洲各國,特朗普毫無損失。

這場美烏會談破裂,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不再只是聳動的口號,而是血淋淋的現實警示錄。特朗普在白宮的這場談判,彷彿是一部國際政治的真人秀,第一季的主角是烏克蘭,下一季或許就輪到台灣。對台灣來說,眼見「狡兔死,走狗烹」萬面俱灰的同時,唯一值得慶幸的,或許就是賴清德根本沒有機會踏進白宮,否則,他只會比澤連斯基更為狼狽,被特朗普當場訓斥得啞口無言。這場外交羞辱,台灣免於現場見證,但卻無法逃避未來可能面臨的命運。當澤連斯基被趕出白宮的那一刻,台灣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國際政治沒有童話,只有赤裸裸的交易與現實。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