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泡腳有用嗎?中醫分享夏天5個養生秘訣 助減痛症、抗衰老

撰文:李樂瑤
出版:更新:

【養生方法/養生食物】夏天濕熱悶焗的天氣,毒舌的太陽又令人耐受不住户外環境,長期在密閉的冷氣房間中又會使人病懨懨。想改善身體狀況,不少人則會選擇坊間流行的養生偏方,例如刮痧、泡腳、蒸身、腳貼等方法急救,不過這些方法又真的有效嗎?

對於養生之道以及方法,除了道聽途說外,正確的方法就要靠醫師的專業意見分析,要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養生方法,以遵循自然規律。就此《01女生》特意邀請道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兼德善堂註冊中醫師 黎定豪醫師為大家解答相關的疑惑,了解到應該如何調理身體。

四季當中,夏天應該養生嗎?中醫:夏季更要注意養生

當提及養生,有些人會認為春天、冬天較合適調理,而根據中醫角度,養生的原則是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促使氣血運行順暢,達到身心健康、長壽延年之效。不過原來對於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的人,養生方法也會有所區別。

每一個季節有所適當的養生活動(《愛在雨過天晴時》劇照)

中醫從五行相生角度去分析,每一個季節有所適當的養生活動去頤養五臟六腑。人體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每個季節都有其特定的天氣、氣候和自然界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

濕邪為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反復發作,夏季更要注意養生,避免濕邪侵犯。
黎定豪 中醫師

黎中醫師補充道,四季當中需要注意養生的季節而言,夏天則較為需要注意養生。因為香港屬於嶺南地域,氣候炎熱長年受暖濕氣流影響,身體容易受濕氣影響,容易出現渾身乏力、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狀。加上夏季天氣炎熱潮濕,間中有驟雨,天氣炎熱喜食冷飲及受冷氣影響,導致脾胃運化水濕能力下降,外暑內濕狀態下就會令以上症狀加重。

民間夏季養生方法功效拆解

隨著健康意識上升,加上城市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容易抑壓情緒,一般人無法自我調節,而出現身體不適。坊間有不少流行的養生方法,例如刮痧、泡腳、蒸身、腳貼等。而根據這些方法,黎中醫師指這些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振奮陽氣等方式達到養生效果,不過都需要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養生方法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但需要注意選擇正規的養生機構或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因不當使用而對身體造成損傷。

坊間流行的養生方法主要是通過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振奮陽氣等方式達到養生效果(《校對女王》劇照)

黎中醫師指醒刮痧需要注意刮的力度和時間,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皮膚紅腫、瘀血,甚至可能引起皮膚感染。泡腳需要注意水溫和時間,避免燙傷,在中醫指導下可加入合適的中藥以增強療效。

蒸身需要注意時間和溫度,避免過久或過熱對身體造成傷害。對於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蒸身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引起暈厥。腳貼需要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和成分,以免對皮膚造成刺激和過敏反應。

夏天養生注意事項+5個針對養生法

養生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大家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飲食清淡、吹冷氣的時長,因為夏天氣候濕熱,進食過辣、過寒亦會容易損傷脾胃,大家應該避免過量飲食冰冷食物,例如雪糕、冷飲、沙律、魚生等。另外,應該避免長時間停留在冷氣房,因為冷氣會損耗陽氣、影響排汗功能,令人體內的濕氣難除。

養生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先熱情的打掃吧》劇照)

除了日常生活習慣中改變,黎中醫師指大家可以按以下5個不同的方向進行養生調理:

夏天養生法1. 飲食調理

夏天氣候濕熱,為免損傷脾胃,大家避免過度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可以多吃清涼解暑的食物、蔬果,以及適量攝取蛋白質和脂肪,例如綠豆、薏米、西瓜、草莓、梨等解暑食物。

夏天養生法2. 運動養生

夏天高溫環境下,大家不宜過度運動,容易引起身體水分和電解質的失衡所導致中暑等問題,另外汗出過多亦會損耗心氣,有害健康。不過大家可以選擇在清晨、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活動量較低的運動,例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

夏天養生法:2. 運動養生(《可疑的家族》劇照)

夏天養生法3. 中藥調理

若果想再針對地解決個人需要,大家應可根據個人體質情況和症狀選擇適當的中藥方劑,例如使用一些具有清涼解暑、健脾益氣、活血涼血、補精養神等作用的中藥材,例如菊花、薄荷、黃芩、麥冬、五味子、人參等。

夏天養生法4. 針灸調理

針灸除了治療疾病外,在養生上亦有明顯效果。針灸能夠透過病人刻下脈象,醫師加以判斷患者有否外感/六淫侵犯、內傷七情或經絡變動等問題,以選擇相應的經絡穴位,配合適當的針刺手法,達至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從而治療已發疾病與預防未發疾病,達到養生之效。

夏天養生法:4. 針灸調理(Gettyimages)

夏天養生法5. 情志調理

《黃帝內經》中指:「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古人認為養生是養形加養神,即是身體與心神,而養生過程是通過養氣來完成,由於形神皆由氣所生,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有了形神,就可以發出氣來,即是有這個形態,就會有相應的氣場,而神比形更為重要。

黎中醫師提醒大家日常避免情緒起伏太大,可以透過合適途徑抒發情感,使心境恢復平靜,若果應未能平靜的話,此時可嘗試針灸治療由壓力、情志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兼德善堂註冊中醫師 黎定豪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兼德善堂註冊中醫師 黎定豪醫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