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國將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徵關稅3個月

【中美貿易戰】中國將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徵關稅3個月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日(14日)宣布,為落實早前中美元首於阿根廷會晤的共識,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將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徵關稅3個月,當中涉及211個稅目。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指,中方自今年7月1日起已對汽車及零部件主動降低了進口關稅。當初對原產於美國的汽物及零部件加徵關稅,實乃中方反制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被迫之舉。此前,中國對美國汽車加徵25%報復性關稅,總稅率高達40%。暫停加徵關稅3個月內,美國汽車進口稅將減至15%。

對於這次暫停加徵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是落實中美元首會晤共識的具體舉措,以擴大適銷對路產品進口,滿足國內市場和人民需要。中方希望雙方可按照兩國元首共識,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為前提,朝着取消所有加徵關稅的方向加緊磋商,積極構建平衡、包容、共贏的中美經貿新秩序。

22國收特朗普關稅信 一文看各國狀況 誰遭美國瞄準再增關稅?

撰文:官祿倡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繼對14國發出「關稅信」後,7月9日再對8國發信,以單方面知會它們8月1日起會被美國加徵多少關稅,意味收到「關稅信」的美國貿易夥伴增至22國。根據聯合國數據,這些收到「關稅信」的國家在去年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其實占比不低,但仍無法逃脫高額關稅,究竟它們分別被徵多少關稅以及去年對美國貿易情況如何,本文一一列出這些資料。

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南非、緬甸、老撾、突尼斯、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波黑)、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柬埔寨和泰國早前收到關稅信,今次則是阿爾及利亞、汶萊、伊拉克、利比亞、摩爾多瓦、菲律賓、斯里蘭卡、巴西收到「關稅信」,總計22國。

最低是菲律賓,面臨美國加徵20%關稅,最高是巴西,面臨美國加徵50%關稅,事實上,在美國4月首次公布「對等關稅」計劃時,巴西僅面臨美國10%關稅,如今遭「加碼」,大增至50%。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UN Comtrade Database),去年日本向美國出口超過1,521億美元的商品,成為美國第五大進口供應國,僅次於歐盟、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韓國也對美出口1,355億美元,名列前十名,還是迄今收到「關稅信」的22國中,對美國出口金額第二高的國家。

另一方面,迄今這22個收到「關稅信」的國家,美國去年從它們進口的比例,佔進口總額的15%,這個占比高於美國去年對華進口的13%。中國目前與美國進入貿易「休戰」,今次未收到關稅信。

在美國對這22國的出口方面,美國去年對它們的出口占比,為美國出口總額的12.978%,美國去年對華出口的占比則是6.952%。

今次收到關稅信8國在去年主要向美國出口能源與礦產品

今次收到特朗普關稅信的7國,它們在去年分別對美國出口均不同,例如阿爾及利亞、汶萊、伊拉克、利比亞出口美國的商品以能源、礦物為主,而摩爾多瓦、菲律賓、斯里蘭卡則集中在飲料、電氣設備以及針織品等方面。

而在與美國往來的貿易總額方面,巴西是收「關稅信」8國中,面臨加徵關稅稅率最高的國家,此外,巴西也是8國中唯一一個對美國產生貿易順差的國家(即美國對巴西出口額高於進口額)。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