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營養|抗氧化降血壓5功效 蘆筍白綠紫營養各不同 3類人不宜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抗癌之王」蘆筍來了!春夏之際正是台灣產蘆筍盛產的季節。蘆筍有白、綠、紫3種顏色,各有營養價值。買蘆筍要買削好皮的嗎?

專家分享,削下的蘆筍皮和蘆筍頭別丟掉,可以熬煮成蘆筍汁;蘆筍存放在冰箱裡別「躺平」,「站著」放比較能保鮮。

白、綠、紫3顏色蘆筍營養(按圖看清👇👇👇)

+3

白、綠、紫3顏色 營養口感各有特色

台灣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每年3至4月是台灣產蘆筍的生產旺季,蘆筍富含維他命A、B2、C、礦物質鐵、鉀、葉酸及獨特的天門冬胺酸和纖維質等,是良好的營養來源。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則介紹白、綠、紫3種蘆筍的特性與營養價值。

白蘆筍

蘆筍未冒出土前,還在土面下的時候是白色的,維他命C含量較高,體型較大,表皮較粗,食用時需削除表皮。白蘆筍清甜多汁,常以水煮或烘烤方式料理,在歐洲有「春天蔬菜之后」的美譽。

綠蘆筍

蘆筍冒出土面後行光合作用,開始轉成綠色,除了接近土面的部分纖維較多之外,大多不用削皮即可食用。綠蘆筍口感清脆,維他命A含量較高,台灣常用來拌炒肉類或菇類,少部分以涼拌及蘆筍手卷食用。

蘆筍冷知識(按圖看清👇👇👇)

+11

相關文章:蘆筍營養|蘆筍分白綠紫3種防便秘選哪種?4類人不宜痛風可這樣吃

紫蘆筍

是新興的嬌貴品種,在合適的栽培環境下,嫩莖呈現深紫色,色澤亮麗。紫蘆筍的嫩莖較綠蘆筍粗大且柔嫩,不用削皮的部分最多,纖維較少,鮮嫩味甜,醣類及花青素含量高,清炒後鮮嫩味甘甜,營養豐富。

蘆筍高營養價值 5大功效「抗癌之王」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吳映璇表示,蘆筍是高營養價值的食材,富含葉酸、維他命A、植化素及礦物質等,以消除疲勞、抗氧化作用最為著稱。

1. 消除疲勞:蘆筍富含天門冬胺酸,能消除神經與肌肉的疲勞。
2. 預防高血壓、改善心血管:植物類黃酮物質芸香素可增加血管抵抗力,以維持心肌功能等作用。
3. 抗氧化作用:維他命A、維他命C是強大抗氧化力的營養素。
4. 維持神經系統發展:蘆筍富含葉酸,尤其適合備孕與懷孕女性補充。
5. 幫助腸道健康:蘆筍豐富的纖維質及寡糖,能促使腸道益菌增生,幫助腸道蠕動。

相關文章:蔬菜飲食|5種蔬菜煮過再吃更營養!菠菜煮熟人體吸收更多鐵和鈣👇👇👇

+5

挑選蘆筍有訣竅 保存方式影響新鮮度

蘆筍該怎麼挑選?台南農改場建議,選購蘆筍時可注意:

1. 切口呈鮮綠色。
2. 筍尖飽滿抱合。
3. 上方鱗片翠綠或鮮粉紫、莖部鱗片較貼合。
4. 嫩莖飽滿有光澤。

蘆筍放雪櫃 站著比躺下老得慢

保存方面,可將蘆筍紮成一束,以吸滿水的紙巾,將基根部包裏,再加鍚箔紙,放入鮮奶盒或飲料盒等長形容器底部裡,讓蘆筍保存直立(注意盡量別橫放,避免筍尖繼續生長),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10天左右。料理前再清洗、削皮等步驟。

蘆筍頭+蘆筍皮 熬煮成消暑蘆筍汁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蘆筍一般不主張生食,但若加熱溫度過高,又容易流失葉酸,因此建議以微波、快炒,或以5%濃度的鹽水煮沸後汆燙1分鐘,較能保留營養成分,汆燙後的蘆筍建議在2~3天內取食完畢。

另外,纖維較粗的蘆筍頭和削下來的蘆筍皮不要浪費,洗淨煮20~30分鐘,加少許冰糖調味,就是一道清涼消暑的古早味飲料「蘆筍汁」嘍!

相關文章:健康飲食|超強氧化力護眼又護心 春天養生必吃蘆筍百合炒南瓜👇👇👇

蘆筍讓癌細胞擴散?

蘆筍向來被視為抗癌食材,但坊間有一說,蘆筍可能使癌症擴散,是真的嗎?台灣吳映璇營養師說明,傳言是源自於英國曾有一項研究顯示,蘆筍富含的天門冬胺酸可能促進乳腺癌發展,因而引發民眾對食用蘆筍的疑慮。但她指出,該研究只是動物實驗階段,對人體的影響並沒有任何佐證,一般成人並不必特別限制攝取蘆筍。

蘆筍食用禁忌:限鉀飲食、痛風、高尿酸者

不過,台灣吳映璇營養師提醒,蘆筍是高鉀食材,若因疾病需要限制鉀飲食的人應留意;又蘆筍的普林含量較高,尤其在幼苗尖端,因此提醒痛風和尿酸過高者不宜多吃。

延伸閲讀:

毛豆減肥法怎麼吃?蛋白質比雞蛋高! 毛豆超強7大營養功效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