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果營養|比蘋果維他命A高60倍 鐵質多12倍!功效食法挑選貼士
你吃過「燈籠果」嗎?不少60歲以上的人士看到圖片,紛紛表示小時候曾摘過野果來吃。
不過,專家指出,早年台灣野生的是苦蘵,帶有苦味;時下熱賣的燈籠果則是酸漿,而且是自日本引進,顆粒大、甜度高的品種,風味與營養價值不一樣的啦!
燈籠果營養(點擊下圖看清!👇👇👇)
最近上市場或超市,幸運的話可以見到一種外形像燈籠的水果,若買回家將外殼(花萼)剝開,會得到色澤橙黃,長得像番茄的果實,這就是「燈籠果」。台灣農業部台南場楊宏瑛場長說明,「燈籠果」又稱為「黃金莓」,是茄科酸漿屬的草本植物,酸漿廣泛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目前消費市場主流是果實金黃色的秘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Cape Gooseberry)。
現今「燈籠果」、「黃金莓」是酸漿 過去鄉下「炮仔草」是苦蘵
台灣嘉義縣布袋是目前台灣栽種「燈籠果」最主要的地區,屏東、彰化也有部分農園栽種。台灣第一屆百大青農之一的蔡吉隆表示,過去台灣鄉間田野間也曾看過,俗稱「炮仔草」的苦蘵,是縮小版的小果酸漿,也有「燈籠草」或「燈籠果」之稱,味道苦苦的,可能是早年引進後不被市場接受而成為野果;目前市場上的「燈籠果」,則是由日本引進的品種。
台灣台南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劉依昌表示,苦蘵和小果酸漿都是酸漿屬,但不同種。苦蘵果實顆粒較小,常作為民間的青草茶材料;目前市面上販售的「燈籠果」或「黃金莓」是小果酸漿,成熟後的黃色果實可食用,但未成熟的綠色生果有微毒,不能吃。
劉依昌說明,引自日本的酸漿品種,比台灣過去常見的品種還大顆,重量在14至17公克間;糖度高達14度,風味佳,推出後頗受好評,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
按圖了解8種常見的青豆如何分辨?(按圖看清👇👇👇)
相關文章:入廚貼士|四季豆、荷蘭豆、枝豆 8種青豆如何分揀豆角直或彎?
燈籠果比蘋果:維他命A達60倍、維他命C有7倍
劉依昌進一步表示,「燈籠果」小果酸漿營養豐富,它的營養與機能保健價值向來是國際上研究的重點。
每100克酸漿果所含的營養成分:
- 鉀:292.6毫克→蘋果的2.6倍
- 鐵:1.24毫克→蘋果的12.4倍
- 維他命A:720國際單位→蘋果的60倍
- 維他命B1:0.1毫克→蘋果的5倍
- 維他命B2:0.17毫克→蘋果的17倍
- 維他命B3:0.8毫克→蘋果的16倍
- 維他命C:20毫克→蘋果的6.9倍
根據台灣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只要吃6至8粒就可滿足維他命A、C及B3的每日攝取量。此外,酸漿還含有像是多酚類及類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素,因此從古以來一直被視為民俗藥草的一種,也是國際醫學研究重點之一。
滋味融合番茄、鳳梨和芒果 酸酸甜甜口感豐富
台灣泌尿科醫師呂謹亨也曾分享與燈籠果的偶遇。他說,燈籠果是茄科家族,與番茄、薯仔是遠房親戚,外殼如同紙質,輕輕撕開後,裡面包裹著像小太陽般金黃色的果實;滋味則介於番茄、鳳梨和芒果之間,酸酸甜甜的,帶點熱帶水果清香,吃起來口感層次豐富。
呂謹亨也說,燈籠果雖然小小一顆,營養卻滿分!一小把燈籠果的維他命C含量,竟然可媲美橙,維他命C是抗氧化、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物質;β-胡蘿蔔素能轉化為維他命A,是護眼的要角,對視力和皮膚黏膜也有幫助;多酚類、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氧化自由基;膳食纖維則幫助腸胃蠕動,讓消化系統順暢無比。
吃番茄6大好處(按圖👇👇👇)
相關文章:番茄營養|抗氧化是維他命E 100倍!減肥護膚抗衰老6好處助防乳癌
「燈籠果」吃法、挑選原則、食用限制
蔡吉隆則表示,「燈籠果」小果酸漿的用途與番茄相似,鮮果可直接食用,也可製成沙律、甜點、果醬、果凍等,不少高級餐廳則運用它的酸味來為料理進行調味。
台南農改場表示,選購燈籠果時,應挑選果實顏色金黃,外型飽滿勻稱,外層萼片乾燥、無發霉尤佳。另外,呂謹亨也提醒,「燈籠果」的鉀含量相當高,腎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能吃太多。
「燈籠果」哪裡買?問問超市也許有
「燈籠果」一般從入春開始收成,主要產期多在夏季,最近已有產品上市,在超市通常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蔡吉隆說,「燈籠果」除了富含多種營養素,也含豐富的植物固醇,包括種子的膳食纖維全果可食,不少消費者買來給體質虛弱的家人補充營養。目前各大農產電商、市集已可看到「燈籠果」上市。
延伸閲讀:
早餐補膳食纖維12招!控血糖、防便祕 專家:優格這樣吃腸保健康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