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沙門氏菌唔只污染雞蛋!1種食材最易忽略4招防食物中毒

撰文:NOW健康
出版:更新:

最近幾個月,美國11個州陸續接獲12例沙門氏菌感染群聚通報事件,基因定序報告顯示,病菌竟有相關性,進一步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於發病前曾食用麵粉製品,衛生單位已鎖定特定品牌的麵粉,釐清感染源。台灣毒物權威教授顏宗海表示,以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以肉、蛋、豆類製品污染為主,因麵粉污染造成感染群聚則相當少見。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美國本土爆發疫情清單中增列有關沙門氏菌的群聚感染事件,去年12月6日到今年2月13日,美國11個州,12人感染沙門氏菌,其中3人住院。經比對細菌DNA,確認這是一件有相關性的跨州群聚,衛生單位認為,實際感染患者遠高於此,發布疫情爆發警訊。

食物中毒常見4大物質(按圖👇👇👇)

+12

相關文章:食物安全|5至9月食物中毒高峰期!拆解4大元兇營養師5招防病毒

疫調顯示,患者年齡介於12歲到81歲,平均年齡64歲,大部分為女性,衛生單位調查患者發病前1週吃了哪些食物,在12名患者中,7人曾經吃下麵粉製品。為此,高度懷疑是因麵粉污染所導致。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中毒案件通報資料顯示,台灣2021年共16件沙門氏菌食品中毒事件,造成477人食物中毒。2022年11件、223人感染。

台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明,沙門氏菌感染症狀為腹瀉、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大部分患者於2至3天後痊癒,感染後死亡率極低,約在1%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年逾50歲民眾、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較差者,感染沙門氏菌後風險較高,可能惡化為敗血症,甚至死亡。

相關文章:食物安全|如何避免將沙門氏菌食落肚?謹記烹調一步驟避食物中毒👇👇👇

顏宗海指出,引發沙門氏菌污染的原因以肉、蛋、或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類等食物居多,至於麵粉所造成的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則相當少見,推測為熟食生食混在一起,以致處理食物的手接觸麵粉,又污染麵包,或污染其他食物而造成傳染。事實上,歐盟於2018年將烘焙製品及複合調理食品納入次要感染原因。

針對如何預防沙門氏菌感染?專家建議做好防範措施:

1. 沙門氏菌不耐熱,只要給予60℃,加熱20分鐘即被殺滅。
2. 生食熟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3. 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4. 處理食物之前,徹底清潔手部。

相關文章:微波爐解凍、焗爐唔預熱小心食物中毒!8個不能偷懶的入廚步驟👇👇👇

+4

若不慎感染沙門氏菌,臨床表現多為急性腸胃炎,通常會上吐下瀉,與其他腸胃感染差不多,只要症狀治療,多休息,就會逐漸痊癒,但如合併高燒不退,持續38~40℃,就可能惡化為敗血症,務必緊急就醫。

延伸閱讀:

春季出遊狂咳嗽、打噴嚏 緩解「花粉症」 用藥需注意

來自中國活泥鰍這用藥超標恐腎衰竭 日本葡萄汁檢出鉛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沙門氏菌感染有什麽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症狀為腹瀉、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大部分患者於2至3天後痊癒,感染後......詳情請看

哪些人感染沙門氏菌後風險較高?

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年逾50歲民眾、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較差者,感染沙門氏菌後風險較高,可能惡化......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