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他鄉的雞蛋仔】傳承70年 雞蛋仔最初形狀原來是…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雞蛋仔變身成風靡全球的大熱美食雖然時間不算長,但作為香港傳統街頭小食的歷史卻可以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據已故香港掌故學者吳昊考證,雞蛋仔早於五六十年代,經已成為小販熱賣的街頭小食之一。而有趣的是,當時雞蛋仔的形狀並非現時的一底,而是一粒一粒分開,有點像台灣的雞蛋糕。
《香港01》因此與熟悉香港飲食文學和文化研究的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了解當中的歷史典故。
此為《尋找他鄉的雞蛋仔》專題報道之三

雞蛋仔最初的形狀是一粒粒而非一底底,有點像台灣雞蛋糕。(網上圖片)

雞蛋仔的起源有兩個說法,一說是二次大戰後,雞蛋變成奢侈品,這類蛋漿製的小食沒有加入雞蛋,所以將模具的造成雞蛋一樣,以外形影響心理,成為銷售的策略和特色。另一說認為,店家於物資匱乏的1950年代,想物盡其用,將次級或稍有破損的雞蛋,加入麪粉、牛油等材料,倒入小圓球型的模具,烤成雞蛋仔出售。他認為不論是何種說法都反映:「雞蛋仔的來源、用料、模具與型狀,均與戰後物資匱乏的香港社會息息相關,是貧窮環境下所趨生的產物。」

蕭博士認為,雞蛋仔是在香港飲食文化中佔據重要位置的小食,從食物的源頭,可追溯食物與年代、生活的關係。他補充:「雞蛋仔與戰後的歲月相關,展示香港『窮變通、變則通』的特質,昔日由食材到雞蛋仔是「從無到有」的變通,現在由傳統到新款是『從舊到新』的變通。」並強調,從雞蛋仔的今昔改變,已可體現香港人具創意、懂變通的特質。

相關文章:01專訪】華人老闆一「底」成名 憑雞蛋仔殺入超級碗熱爆全美

蕭欣浩博士認為,雞蛋仔衝出世界,無論於世界或香港層面都有正面影響。(受訪者提供)

有助保留傳統雞蛋仔

對於雞蛋仔衝出世界,蕭博士認為無論從世界或香港層面都有正面影響。「雞蛋仔於世界各地扎根,外地人能通過食物對香港有更多的注意,從飲食文化開始,延伸到香港的其他文化。」他補充:「國外的成功例子,有利雞蛋仔與香港飲食文化的世界性傳播,外國的創新用料與款式,也有機會回來影響香港的雞蛋仔。」他指出香港飲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早有先例,如茶餐廳和南記粉麵。

蕭博士又指,因為多了人注意雞蛋仔,不論本地人或外來旅客的需求都更大。他解釋:「吃過新款的,可能想回歸傳統,相反也一樣。」他認為這樣能令雞蛋仔在香港的飲食生態環境得以平衡,不會因純粹的「傳統」而被遺忘,也不會因純粹的「創新」而被潮流沖去,這無疑是一種飲食文化傳承的好方法,也有助傳統雞蛋仔的保留。

相關文章:國民小食撞晒樣 盤點全球雞蛋仔「近親」

可以預期,更多旅客來香港尋找美食,對香港飲食業固然有好的影響。飲食業的促進,有利食肆開發更多元化的業務,令本地的飲食文化變得豐富多樣。不過,蕭博士補充:「凡事有利固然有弊,擔心的是香港人因有利可圖,一心賺錢,甚或魚目混珠,不顧食物質素,影響大眾對香港食物的觀感。又或因食店太出名,客人太多,容易影響力質素,無法保存原來的滋味。」

上文節錄自第10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19日)《尋找他鄉的雞蛋仔》。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