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照顧者2】欠兒童社區支援服務 致精神壓力世代相傳?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阿冰為了生曉晴,懷胎十月停用精神科的藥,「說到尾也覺得是毒藥……」如此反覆作嘔,迎來小生命,卻陷入荷爾蒙變化的抑鬱漩渦,三個月後逐漸好過來。後來懷上兒子卓卓,她吃醫生宣稱比較安全的藥,漩渦再度來襲,今趟足足灰了三年。這段時間,6、7歲的女兒曉晴成為了她的支柱,但阿冰也很怕,那麼小的身軀能承受幾多?
(此為未成年照顧者報導之二)

(上文提到,有精神壓力的媽媽阿冰把所有開心不開心都告訴曉晴,而曉晴則適時要負起照顧媽媽和幼兒弟弟的責任。逐漸,她收起自己的情緒,努力表現得比媽媽更看透一切。)

曉晴說自己常常欺負細佬卓卓,原因是因為他太可愛。訪問期間,她來回幫卓卓洗奶嘴,又帶他去廁所。
跟同學說是浪費口水,他們不會明白。我有做雙面人的目標,常說笑話的另一面是什麼都不說。
10歲女兒 曉晴

未成年照顧者在邊緣的邊緣

在學校,曉晴寧願跟朋友講自己最近學煮了什麼餸,難道跟十歲的朋友說我阿媽有事我得照顧全家嗎?「跟同學說是浪費口水,他們不會明白。我有做雙面人的目標,常說笑話的另一面是什麼都不說。」

照顧者議題在近幾年受公眾關注,但政府仍然未有資料統合這些照顧者的人口特徵,我們只能從旁推敲這些人的多寡。2014年,203,700名殘疾人士和175,600長期病患者表示自己有人照顧日常生活,兩者各自有約三成照顧者為其子女或後輩。

15歲以下的照顧者,在邊緣的邊緣。以精神病患及康復者的社區支援服務為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對於照顧者的支援,預設為成年人,限15歲以上人士。

阿冰本來在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愛羣)有定期見社工,她想找人幫自己的女兒清走情緒垃圾,否則只會攬埋一齊死。愛羣為6至15歲孩子提供輔導服務,但社工每次家訪亦感覺到曉晴不想說家中的事,只能以遊戲或藝術方式引導她嘗試多講。今年愛羣服務的青少年情緒健康個案,大約有307個。

「Stand By U 結伴成長計劃」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精神健康綜合服務中的小家屬支援計劃,特別為6–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設。服務主要以師友計劃、親子活動、藝術治療等,輔導這些特別壓抑自己、逼自己快點成熟的小朋友紓解鬱悶。

同齡朋友未必明白曉晴所承受的生活和情緒。
子女或者表現很正常懂事,仍需要成人定時聽他們說話。否則小孩可能以為自己必須收藏情緒,不應為家人帶來麻煩,有機會發展成情緒問題。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社工 鄧姑娘

精神壓力在「家」這密室中循環

曉晴快要升中,阿冰曾因自己病史令卓卓被幼稚園拒絕面試,一連串的挫折讓她又陷入無日無之的擔憂。「他們那麼小,讀不成書照顧不到自己,嫁不到好的,一世好悲哀……」然後原點是想到自己,阿冰一直覺得抑鬱始於原生家庭,惡化於後來不如意的婚姻。

愛羣在2015至2016年跟香港教育大學訪問了260位精神病康復者及他們的一個18歲以下的子女,研究發現家長焦慮徵狀較高,他們子女在認知學習、朋輩社交和行為紀律方面有較多問題。他們認為,焦慮的家長容易以高壓手段去管教孩子。這些孩子則較多情緒、自律和高度活躍的問題。曉晴也被認為有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問題(ADHD)。

2013年,「生命熱線」發布研究指,若有家人自殺,家屬尋死的想法高達17%。精神壓力在家這個密室中循環,而曉晴這樣的孩子早就不是一張白紙了。

阿冰聽過自殺者遺屬也有可能傾向自殺,於是暫時打消了想死的念頭。

社工:小孩收藏情感 將來或有情緒問題

社工鄧姑娘在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工作12年,她觀察到求助的父母雖不想自己的情緒影響子女,但小朋友卻很敏感,見他們難過會想幫忙,表現得懂事,家長久而久之會變得需要子女的支持,換過來小朋友會覺得這種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失去自己。

她覺得除了尋找社工機構幫助,成人和小孩互相扶持也能幫上忙,但這種扶持是雙向的,成人只需子女做合乎年紀及能力相當的責任;至於關於成人世界的苦惱,成人也不要強行負擔,可以跟子女提出自己能主動找其他成人支持自己,並避免未經過濾全盤向小孩吐苦水。

「子女或者表現很正常懂事,仍需要成人定時聽他們說話。」她說:「否則小孩可能以為自己必須收藏情緒,不應為家人帶來麻煩,有機會發展成情緒問題。」

曉晴在逗睡去的弟弟,握他的手。媽媽阿冰說,不如三人的手放一起拍照。
生活是填很多表、買很多餐餸,這些是真正而實在的事,和社工傾也解決不到的,一個媽媽在其中會沒了自己,要放棄很多。
重抑鬱母親 阿冰

生活是填很多表、買很多餐餸

人可以同時是照顧者也是被照顧者。活到今天她靠的是不停找人傾訴,社工、心理醫生、令時間好過點。但這麼多年來,阿冰照顧完爸媽照顧子女,40年來的生活是填很多表、買很多餐餸,「這些是真正而實在的事,和社工傾也解決不到的,一個媽媽在其中會沒了自己,要放棄很多。」例如她學過的化妝和時裝設計。

「活到痛苦到無法形容,便去碼頭發呆一天。我有想過如果找到合適的人照顧他們,我真的可以走佬,好想,我好想為自己試試,感受自己。」但兩個仔女是她的錙,她還想再堅持多一會。

曉晴對於訪問是真的沒所謂,她專注的是手上一條織給卓卓的小頸巾。在阿媽暫離訪問的時間,她說她也有過開心的時間,就是阿爸不在時和阿媽玩UNO至深夜,她一直很想再玩一次。我請三人拍照,曉晴抓起卓卓的手,阿冰又抓起曉晴的手。這樣成了一張家庭照。

(為保護受訪者及其子女,文中阿冰、曉晴、卓卓皆為化名。)

 

社工觀察到,家中有精神困擾家長的未成年子女,往往會作不同的適應行為。但在學校,前線教育工作者其實也不易識別出這類小朋友。美國稱這些小朋友為Youth Caregivers,估計全美超過130萬未成年照顧者。香港情況又怎樣?點擊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