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稱「統一與和平有利」惹疑 美國務院與台官方急滅火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中美貿易談判時,突然表示中國願意全面開放市場,「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聯想與關注,尤其台灣問題是否被納入討論。美國國務院當晚回應強調,特朗普發言明顯是針對中美貿易關係,台總統府與外交部今(13)日緊急對外回應,稱中美談判過程中並沒有觸及台灣。

台媒《中央社》報道,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提及中國同意取消所有非貨幣壁壘,並稱「已同意開放中國,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但特朗普並未具體說明「統一」一詞所指為何。

特朗普突如其來的說法引起台灣方面高度重視,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12日當晚回應《中央社》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數十年來保持一致,歷經多屆政府均未改變。發言人指出,台海和平與穩定是美國持久利益,美方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期待兩岸分歧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至於貿易談判內容,國務院建議向美國貿易代表署及商務部查詢。

對於特朗普「統一與和平」的說法,台府發言人郭雅慧13日表示,美國國務院已經澄清,稱特朗普的發言是說明中美貿易關係,無涉台灣,就台灣官方理解,中美貿易談判過程並未觸及台灣相關議題。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同步對外表示,美方已經清楚說明特朗普談話是針對中美貿易,而非涉及台灣。蕭光偉強調,「據我們瞭解,美中談判過程中並沒有觸及台灣」,並指出美國務院也已明確表態,美方仍堅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任何一方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美國對台政策未變。

英媒:特朗普拒賴清德過境紐約 佩洛西警告「危險信號」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英國媒體7月2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因應中國施壓,拒絕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引發外界關注美台關係走向。對此,美國國務院回應表示,台灣並未宣布賴清德將要出訪,美方不對假設性問題置評。國務院強調,美國對台政策未變,台灣領導人過境安排一向符合美國長期政策。

針對英媒報道內容,美國國務院一位發言人以背景方式向台媒《中央社》提供四點回應:第一、台灣並未宣布賴清德將要出訪,因此不對假設性問題發表評論;第二、台灣高層官員過境美國,與美國長期政策與作法一致,這一點並無改變;第三、美國仍遵循其一中政策,該政策依據《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以及對台六項保證;第四、美國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在7月28日表示,考量近期南部風災的災後復原、美台對等關稅磋商以及區域情勢發展,賴清德近期並無出訪規劃。

2019年11月,賴清德訪美替蔡英文助選。(賴清德臉書)

台媒《中時新聞網》則報道,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7月28日透過臉書與X平台發文,對特朗普政府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表達不滿。她指出,特朗普拒絕賴清德訪問紐約的決定,發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在台灣問題上,美國可能會被脅迫而沉默。

佩洛西強調,數十年來,美國國會兩黨一直根據《台灣關係法》支持台灣民主,這不僅符合全球與區域安全利益,也符合美國的經濟與道德價值。「我們與台灣的關係符合全球和區域安全利益;透過促進台海的貿易,符合我們的經濟利益;透過支持民主而非專制,符合我們的道德利益。」

佩洛西進一步批評,「在特朗普政府阻止台灣民選總統訪問紐約的外交訪問中,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再次取得了對美國價值觀、安全和經濟的勝利」,並稱「讓我們祈禱,特朗普總統拒絕在紐約的停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台政策發生了危險的變化」。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