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以色列戰爭|出手時間推遲到兩週內,特朗普在等什麼?

伊朗以色列戰爭|出手時間推遲到兩週內,特朗普在等什麼?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第三艘美國海軍驅逐艦已進入地中海東部,第二支美國航母打擊群正駛向阿拉伯海,超30多架戰機跨越大西洋飛赴中東。美國總統特朗普據報已經批准對伊朗作戰計劃。一切的行動都指向特朗普要下場打伊朗了。尤其是當以色列高官公開預告「本周四將有驚喜」,美國官員給出了一個本周末的時間點後,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美國再次重返中東戰場。

但是6月19日白宮卻表示,特朗普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朗發動打擊!在吊足所有人的胃口後之後,美國的殺威棒仍然高懸,處刑時間卻意外推遲了。

特朗普真的非常會玩。

伊朗動用高密度的導彈無人機還擊以來,以色列雖然仍佔有空中優勢,其導彈命中率以及防空導彈的攔截率都非常高。但架不住伊朗還擊的導彈量大。以色列就算是有三頭六臂,在攔截伊朗的海量導彈時也有漏洞。更為關鍵的是輿論普遍認為以色列的防空攔截彈將在10到12天之內耗盡,現在對於伊朗發射的導彈已經是在有選擇性攔截了。

2025年4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左)。(Reuters)

特朗普將是否決定出手的時間點放在兩周之內,是要眼看着以色列束手無策。很多時候以色列在中東問題上一意孤行,特朗普調兵遣將制定作戰計劃,是給以色列面子,亮出捍衛以色列的立場,但何時動手的時間點選取,將是對以色列的致命拿捏。

當以色列黔驢技窮不得不求助美國時,特朗普出手伊朗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才能從以色列身上獲得更多的配合和回報。這筆美以交易,特朗普在最合適的時間為美國的協助爭取到了最高的估值。

兩周之內,將不是以色列決定要不要繼續打伊朗,而是美國決定是否要打伊朗,主動權將會在特朗普的手裏。

以色列特拉維夫區的城市拉馬特甘(Ramat Gan)6月19日遭伊朗導彈襲擊,由無人機拍攝的照片可見,多棟建築物明顯受到破壞。(Reuters)

在以色列數日的襲擊和斬首行動之後,伊朗元氣大傷,軍方高層領導人數人慘死,半數的導彈發射陣地被損毀,領空的制空權已經失去。伊朗放言決不投降,但也明確說如果以色列停止襲擊就重返談判,並積極尋求第三國斡旋調停。伊朗能夠在最後的關頭拼死反擊,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伊朗將於6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與英國、法國、德國三國外長及歐盟代表舉行會談。如果會晤成行,這將是以色列13日對伊朗實施大規模「先發制人打擊」以來,西方國家與伊朗的首次面對面會晤。美國雖然沒有參與談判,但是英法德和伊朗的談判,將為美國和伊朗的談判打前站。

一邊是英法德牽頭同伊朗談判,一邊是以色列出面打伊朗。相當於以色列和英法德都在為特朗普幹活!

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在討好特朗普。圖為2025年6月16日,加拿大亞伯達省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左二)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右三)出席七國集團峰會(G7)期間舉行會面。(X@ryosei_akazawa)

在經歷俄烏衝突波折和對等關稅大棒後,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極力希望同特朗普政府恢復信任合作關係,不得不在同伊朗談判中拼命為特朗普爭取好的結果。以色列為了在夯實特朗普的出手決心,不斷在打擊伊朗上取得成果,將勝利果實擺在特朗普面前讓他不得不摘取。

經過以色列的打擊,伊朗不大可能不接受談判,哪怕是以往不願意接受的苛刻條件,伊朗也必然會吞下。

對於中東遜尼派穆斯林來說,反對以色列襲擊伊朗,卻為以色列襲擊伊朗提供領空便利。什葉派之弧之首的伊朗遭受重創,遜尼派國家只有態度沒有行動,說明他們也不會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而俄羅斯為了轉移美國和歐洲對烏克蘭戰場的關注度,也希望美國在中東多停留,並不會對美以對伊朗採取軍事措施多加阻攔。

這一輪鬥爭,美國的利益將最大化。

俄羅斯根本無暇顧及中東。圖為2025年6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mid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SPIEF)期間與國際新聞機構代表舉行會議。(Reuters)

有聲音認為美國如果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對美國的還擊將讓美國捲入戰爭。在筆者看來,美國現如今調兵遣將的那些兵力,並不意味美國會長期深陷伊朗戰事。

按照以往戰爭經驗,1990年海灣戰爭打了半年多,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共出動作戰飛機1740架,包括美國F-117A隱形戰鬥機59架、B-52轟炸機40架;戰艦247艘,航空母艦9艘。

如今美國僅僅向中東雲集了3艘航母。如果美國真的要大打出手,至少要協調盟友集結上千架戰機和至少9艘航母才有可能有結果。從現在的幾十架戰機,數艘軍艦航母的調兵力度看,美國沒有打算深陷伊朗戰爭泥潭,美國要打的就是伊朗的核設施,屬於有限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在以色列重創伊朗之後,美國如果出手屬於以逸待勞。

目前唯一的不確定性是美國的B-2隱形轟炸機攜帶世界上最大的GBU-57鑽地彈能否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成功打擊。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能夠完成襲擊,那麼伊朗核協議是否簽署都不重要了。如果襲擊效果不佳,未來的談判伊朗還有些許籌碼,但是接受談判已經是大勢所趨。

2025年6月19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傾向部署美軍打擊伊朗的核設施,美方官員和專家皆表示,美軍極有可能出動B-2轟炸機(上),投下重達30,000磅(約13.6噸)的「GBU-57巨型鑽地彈」(GBU-57,下)。報道指,「鑽地彈」是唯一能夠摧毀位於福爾多(Fordo)地下核濃縮廠的武器。(網絡圖片)

有聲音擔憂美以襲擊伊朗核設施是否引發核泄漏危機,伊朗會否向以色列投擲低階版本的核武器髒彈。 事實上,以色列屬於有核國家,美國也是有核武國家,兩敗俱傷之下,伊朗動用髒彈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最終美國沒有出手襲擊伊朗,接下來的伊核協議也必將是按照美國的思路推進的全面棄核協議,伊朗這一次討價還價的空間非常有限。如果談判失敗,美國出手襲擊伊朗,那將是小規模的襲擊核設施行動。伊朗如果能夠承受襲擊帶來的陣痛,未來等待伊朗的將是漫長的元氣恢復期。

對伊朗而言,伊朗的國家體量就是最好的保護網。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美國不打算也沒能力同伊朗長期大規模作戰。只是伊朗下一步休養生息,重頭再來,需要時間。而這也是美國和以色列通過先發制人贏得的戰略機遇期。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