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戰爭 | 停火?美伊以都在「賭」 中國應當站出來如何做

伊以戰爭 | 停火?美伊以都在「賭」 中國應當站出來如何做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美國公然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國際社會譁然。美國要對伊朗全面開戰了嗎?特朗普要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打擊三處核設施就是美軍此次行動的全部內容。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Antonio Rubio)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伊朗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並表示美國6月23日與伊朗對話。(更多內容見:《伊朗以色列戰爭|美國精準襲擊伊朗核設施 要打要談?》

目前消息看,並未見這個對話的發生。但據報道,特朗普致電卡塔爾國家元首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i),告知以色列方面已同意停火,並請卡塔爾勸說伊朗方面接受該方案。而後,特朗普單方面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即將結束。來自伊朗的消息,有媒體報道稱,伊朗官員稱伊朗接受停火方案,但伊朗外長表示,尚未達成任何關於停火或停止軍事行動的「協議」。然而,亦有報道稱,伊朗首都德黑蘭頻傳爆炸聲。最新消息,伊朗國家電視台又發佈消息稱,伊朗對以色列停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亦發聲:與伊朗達成全面停火協議,將在未來幾小時內逐步生效。但隨即又傳來,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四輪導彈攻擊……

是否真的能實現停火,還不得而知。事實上,當前無論是以色列,伊朗,還是美國,都在「賭」。以色列之所以會這麼囂張,就是在賭美國不會拋棄自己不管,關鍵時刻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而美國一再的縱容讓以色列對此更加篤定。而伊朗則是在賭美國不敢開戰。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所面臨的難題不止一個,這個時候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支撐一場戰爭。

至於美國,它在賭伊朗不敢打響全面戰爭,最終會乖乖的回到談判桌上。到底誰能賭贏呢?這其實存在巨大的風險。一旦局勢失控了,將造成難以承受的後果。當然,真要說起來,伊朗和美國或許是真的不想要開戰,只有以色列,仗着有美國的撐腰肆無忌憚。

2025年6月22日,在美國21日襲擊伊朗核設施後,聯合國舉行安理會會議。(Reuters)

在安理會中東局勢緊急公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譴責了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安全以及領土完整的行為,敦促以色列方面能夠立即停止一切軍事冒險行動,還接連用了兩個個「反對」:反對付諸武力和非法單邊制裁,反對武裝攻擊和平核設施。這是中國面對這場衝突的態度。

在具體舉措方面,中方已經有所行動。首先,主動溝通,主持公道。戰爭伊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第一時間同伊朗、以色列分別進行了通話。王毅的通話,不是一般想像中的和稀泥,而是明確指出了以色列侵略主權國家的嚴重錯誤,表明了中國主持公道、勸和促談的嚴正立場。

6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主動同普京通電話,中俄兩個大國交換意見,協調了立場。普京說,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的舉動非常危險,衝突升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伊核問題只能通過談判解決。他表示願意隨時同中國溝通協調。習近平則在通話中談了四條意見:

第一,推動停火止戰是當務之急。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衝突當事方尤其是以色列應當儘快停火。第二,保障平民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嚴守國際法,防止殃及平民,為第三國公民撤離提供便利。第三,開啟對話談判是根本出路。第四,國際社會勸和努力不可或缺。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對沖突當事方有特殊影響的大國,要為推動衝突降温做出努力,而不是相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025年5月8日在克里姆林宮出席簽署聯合聲明儀式(Reuters)

其次,穩住中亞,不使禍水東流。在伊以開打的同時,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赴哈薩克斯坦,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裏,他同中亞五國元首分別舉行了會見會談。最後共同簽署了《阿斯塔納宣言》和永久睦鄰友好條約。中亞五國,東連中國,西連戰火紛飛的中東,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最緊要的地域。穩住中亞,相當於修築了一條巨大的「防火牆」。

第三,不理猜忌,為伊朗輸送物資。就在6月18日,中國三架波音7478F大型運輸機在伊朗阿巴斯港降落,逆勢穿越封閉的伊朗領空。在飛過巴基斯坦領空時,飛機關閉了應答器,伊朗方面也罕見地專門為其開啟了空中安全通道。中方這個「神秘」舉動,尤其是中國運輸機到底裝載什麼物資,立刻引發了美西方情報機構和各國媒體的猜測。

有的說可能是人道主義物資,是為撤離的中國公民送去生活用品和醫療用品。有的說可能是技術合作的裝備。伊朗因受到以色列突然襲擊,其防護性設施損失慘重,以致於制空權被以色列掌控。在此情況下伊朗有可能向中國提出請求,中國同伊朗簽署的技術合作協議,有可能把一些急需的技術裝備送過去。也有的說可能是北斗衛星的抗干擾模塊。在以色列打擊下,伊朗的通訊系統可能受損。伊朗2021年同中國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後,已接入了中國北斗衛星。所以中國這一趟有可能為伊朗運去北斗抗干擾模塊。

2025年6月22日,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並向與會代表發表演說。(Reuters)

據報道,以色列國防部一名匿名官員說,集裝箱不符合民用物資常規標準。更有部分西方媒體援引了情報官員的話說,集裝箱中的物資可能包括了防空系統的配件,如紅旗系列導彈和加密配件。俄羅斯通訊則社指出,中國此舉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大西洋理事會的專家說,如果中國坐實了對伊「軍援」,將會顛覆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軍事打擊和技術封鎖的效果。

對這些猜測或猜忌,中國並未給與回應。其實,是沒有必要回應的,解釋和不解釋都一樣。

第四,根據美媒和衛星圖像披露,中國海軍兩艘815型電子偵查船於6月19日傍晚悄悄出現在波斯灣海域。在巴以衝突升級,中東形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天權星號」(舷號795)和「開陽星號」(舷號796)兩艘電偵船現身波斯灣,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要知道,美國「尼米茲」號和「卡爾文森」兩大航母戰鬥群正在這裏集結,準備介入衝突。中國電偵船一直在公海遊弋,誰也找不出什麼毛病。但電偵船的目的不外乎兩點:一是了解和監視美國航母和軍事部署情況。二是收集美軍高技術裝備的電磁頻譜、通訊信號、雷達參數和紅外特徵。

2025年6月23日,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Carl Vinson)已經在阿拉伯海,尼米茲號(Nimitz)航艦原定要到越南,但已掉頭轉往中東。(USNI)

第五,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日前,伊朗外交部記者會上,伊朗外交發言人巴加埃被問到,中國在這次衝突中的作用時,發表了一長段話。他首先重申了中伊的友好關係,雙方一直在保持密切溝通。之後,巴加埃強調到,伊朗相信中國將運用一切手段,對當前的衝突局勢,發揮積極作用以及建設性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巴加埃在講到中國時,同時強調了中國的三個名頭。分別是聯合國安理會、金磚國家,還有上合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其實,伊朗希望中國,在多個國際組織和各大外交平台上,推動國際社會形成共識,共同對以色列的侵略行為進行譴責。伊朗希望中國在國際社會幫忙伸張正義,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要求。不要小瞧了國際輿論的影響力,全球政治風向的變化,往往會對一場戰爭帶來巨大影響,對目前中東的地緣衝突影響只會更大。伊朗很清楚,這件事只有中國能辦到。

第六,一連串的空中失利,必須認清,伊朗空軍實在很落後,竟然還在使用F-14和F-4。伊朗為什麼不能像巴基斯坦一樣從中國購買先進的軍事裝備?一方面,伊朗長期遭到國際制裁,即便是聯合國制裁前兩年到期後,美國仍保持着對伊朗的很多制裁,這讓任何國家與伊朗進行軍事合作都可能面臨美國的制裁。

2025年3月3日,韓國釜山,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的飛行甲板上,可以看到數架F-18戰鬥機。(Reuters)

另一方面,伊朗本身的建軍策略也非常混亂,也不像巴基斯坦那樣全心全意跟中國進行合作。過去多年,伊朗屢次傳出要購買中國的殲-10戰機,但最後,伊朗還是放棄了,轉而採購俄製蘇-35戰機。此番之後,伊朗不得不慎重考慮。

伊朗必須認真考慮如何在受限條件下進行軍事現代化。以伊朗現有的軍事力量,在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打擊時,只有被動捱打的份兒。雖然不同意以暴制暴,但現實社會就是用實力說話。正如巴基斯坦依靠中國這個好朋友才能避免印度的欺壓,是時候中國協助伊朗提升戰力,讓中東逐步走向穩定。中國如何幫,這就要講究技巧了。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