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新政府達成聯盟協議 內塔尼亞胡總理生涯落幕

以色列新政府達成聯盟協議 內塔尼亞胡總理生涯落幕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以色列新政府6月11日就聯合執政簽署最後一份協議,為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執政十二年的政治生涯劃上句號。

「統一右翼聯盟」(Yamina)領袖貝內特(Naftali Bennett)與「擁有未來黨」(Yesh Atid)主席拉皮德(Yair Lapid)達成分享權力協議,貝內特會先擔任總理兩年,之後由拉皮德接任。

新政府會在13日上台,貝內特表示,執政聯盟會結束當地長達兩年半的政治危機。

外界預計新政權會專注於經濟和社會問題,但可能在以巴衝突等問題上或避重就輕。拉皮德指,各黨就合組聯合政府達成多項共識,包括限制總理任期為兩屆或8年、通過一份為期兩年的預算案,穩定當地經濟、推動興建醫院、大學及機場的基建、確保以色列在西岸的利益等。

無法任相超過10年 安華:「兩年都累了」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同意兌現聯合執政黨希望聯盟的競選宣言,推動修改聯邦憲法限制首相任期不得超過兩屆或10年。他也表明不會擔任首相超過這個期限。這是安華上台以來,首次透露擔任首相的時間。

安華是希望聯盟及人民公正黨主席。限制首相任期兩屆是希盟2022年大選的競選宣言之一。

安華星期天(3月16日)在聯合執政黨民主行動黨第18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致詞時說,他同意民行黨秘書長陸兆福的相關建議。他說,限制首相任期就必須修憲。

他指出,這意味着必須取得各方共識,才能獲得國會下議院三分二議員支持的修憲門檻。「如果國會三分二議員達成一致,我們可在下次(國會)會議提呈修憲案。」

他笑言,自己無意連任超過兩屆,因此朝野不必擔心他反對修憲。「不用擔心我。(我擔任首相)才兩年,我就已經累了。」

2024年10月10日,老撾總理宋賽(Sonexay Siphandone)、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在老撾出席第27屆東盟10+3領導人峰會。(Reuters)

安華也不點名暗諷在位22年之久的前首相馬哈迪。「我們都知道,若(首相任期)延長至22年,會出現什麼情況。」

馬哈迪在1981年7開始擔任馬國第四任首相,直到2003年10月底卸任,執政時間超過22年。馬哈迪2018年5月又擔任馬國第七任首相直到2020年2月,任期約22個月。

陸兆福星期天較早時在全國代表大會致詞時說,他希望政府能在未來兩年的任期內提出修憲,將首相任期限制在10年之內。

陸兆福說,這是希盟兌現競選宣言。這項修憲案也將是安華與團結政府在馬國行政系統的重要遺產。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