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35年進入「重度老齡化」! 老年人口將接近700萬

北京2035年進入「重度老齡化」! 老年人口將接近700萬
撰文:伍玥
出版:更新:

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將成為新常態。預計到「十四五」末,北京市人口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4%,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北京日報》11月26日報道,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稱,《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已於近日印發。規劃分析,人口老齡化疊加城市發展轉型是貫穿21世紀首都北京的基本市情。

據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數大,「十四五」時期本市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發展態勢。「十三五」末,本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429.9萬,較「十二五」末增加了63.7萬,預計「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將達517萬,較「十三五」末增加87萬。

預計到「十四五」末,本市人口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4%,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到2035年,老年人口接近700萬,人口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規劃分析,高齡老年人比例將略有降低,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佔比例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但在「十四五」之後,隨着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開始步入高齡,到2035年,高齡老年人口將突破100萬,社會撫養比持續增長,高齡化趨勢加速。

超高齡社會│港長者佔23.9% 港島呢區最老 5區年齡中位數達5字頭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本港人口進一步老齡化,統計處數據顯示,2024年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下稱「長者人口」)比例升至23.9%,即接近每4個港人便有1名長者,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到48歲。各區之中,東區和黃大仙區內長者比例均超過25%,另有4區的年齡中位數已步入「5字頭」。至於本港哪一區年齡中位數最低,哪些地區長者比例較少?即看詳細數據。
註:除特別註明外,統計均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指引,若人口中長者比例達到20%,即可定義為超高齡社會,而本港長者人口佔比自2021年起達到此標準,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階段。政府統計處早前出版《202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報告書,顯示2024年本港長者人口比例進一步升至23.9%,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到48歲。

長者比例最高地區:東區、黃大仙、葵青

18區比較,2024年東區區內長者人口達16.1萬最多,其次是觀塘(16萬)、東區(13.8萬)。按長者人口比例計,最高是東區(26.7%),其次是黃大仙(25.8%)、葵青(24.4%)等。全港18區之中,現時只有離島、元朗、西貢及油尖旺4區內,長者人口比例低於20%。(註:18區分年齡人口數目統計涵蓋外籍家庭傭工)

5區人口年齡中位數達「5字頭」

東區長者人口比例全港最高,區內人口年齡中位數亦冠絕全港,2024年達52歲,按年再增1歲。除東區外,全港還有4區年齡中位數達到「5字頭」,包括黃大仙、南區、觀塘和葵青,另有多區亦於「奔5」的路上,包括荃灣、大埔、沙田、灣仔等。

人口老化影響之一,是令勞動人口減少。統計顯示,本港勞動人口由2018年367.8萬降至2024年347.1萬,跌幅達20.7萬或5.6%。勞動人口參與率亦由2018年59.3%,下跌4.6個百分點至2024年54.7%,不過近年勞動人口減少亦涉及疫情等原因。

分析各區勞動人口參與率,離島、西貢、油尖旺區勞動人口參與率較高,均超過57%,而這3區內的長者比例均較低。至於長者人口比例較高的東區、觀塘、葵青,區內勞動人口參與率則屬全港最低。

正在加載